在韓國,方便麵(라면)的發音和中文「拉麵」很相似,所以我們習慣稱韓國的「方便麵」為「拉麵」。一般韓國方便麵未經油炸,相對來說較為健康,加之種類豐富,是韓國人最愛的食品之一。
那麼你們知道韓國方便麵是從哪來的嗎?在種類超過200種的韓國方便麵中,深受人們喜愛的又是哪幾種呢?最近還出現了一些「迷之」混搭配方,你聽說過嗎?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了解韓國方便麵的前世今生吧!
韓國方便麵最初來自日本。1963年三養食品創始人把日本方便麵引入韓國,初期由於日本方便麵清淡的味道不符合韓國人的口味而失敗了。面對方便麵的滯銷困境,時任韓國總統樸正熙建議三養食品公司在方便麵調料包中加入辣椒粉,以迎合韓國人偏愛鹹辣的飲食習慣。隨著口味的不斷改良,方便麵受到了韓國國民喜愛。同時,三養食品在首爾多個地區召開試吃會,通過免費試吃推廣方便麵。據世界方便麵協會(WINA)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年,韓國方便麵年人均消費量佔全世界第一,每人一年平均吃掉73.7袋。
辛拉麵是韓國很常見的一種方便麵,在中國的超市也經常出現,搭配泡菜簡直不要太好吃!
都說有湯的拉麵沒有拌麵辣,因為湯汁可以稀釋一部分辣,但火雞湯麵是個特例。調料本身就十分辣,辣度達到7%,再加上滾燙的湯,辣度立刻升級。
辣度極高,吃完可以釋放壓力,火雞拌麵在中韓日等國家掀起一陣熱潮。如果想減少辣度,可以搭配芝士和三角飯(삼각김밥)一同食用哦!
自1996年推出以來深受人們喜愛,雖然沒有強烈的辣味,但當把調料放進去的時候,鼻腔會受到刺激,不自覺的嗆到咳嗽,吃完後有全身熱氣沖天之感。
辣度最高的一種方便麵,雖然沒有辣到流眼淚的程度,但是後勁很足哦!
辣度相當於三個辛拉麵,湯裡可以感受到濃香的花生味,從一定程度上中和了辣味,但吃完後辣度向全身各個部位擴散。
關於韓國方便麵,還有個不為人知曉的小秘密:袋裝方便麵和桶裝泡麵是有區別的!
考慮到便捷性,為了方便泡開,同一系列的桶裝泡麵會比袋裝面的麵條更細,麵餅的空隙也更大,更利於熱水的滲透。此外,相比於袋裝面,桶裝面中澱粉含量較高,所以更具彈性,吃起來更勁道。
袋裝方便麵調料比桶裝泡麵稍淡。這是為了迎合桶裝泡麵作為零食一般在便利店食用。而煮麵時一般搭配泡菜食用,就沒必要將調料做得很鹹了。
韓國人吃方便麵的「標配」一般為泡菜,如果沒有的話會覺得欠缺點什麼,另外還會根據個人喜好加入雞蛋。吃完面後,有的人還會將飯倒入麵湯中泡飯吃。
方便麵不僅能單吃,有時候還作為配料出現在各種菜餚中,例如部隊鍋、土豆脊骨湯、火鍋等。因此市面上有專門用作配料的沒有料包的麵餅。
最近有關方便麵的新興吃法層出不窮。「吃播女神」華莎曾在綜藝節目中展示方便麵的高端新吃法:炸醬方便麵+松露油。為了感受到醇香的味道,華莎還會故意多放鬆露油。最後放入蛋黃進行攪拌,色澤誘人,讓人不禁想要跟她一起煮麵吃。
姜丹尼爾也在節目中展示過自己的煮麵實力,姜丹尼爾將火雞面和炸醬麵一起煮,最後放入調料,又鹹又辣。
Loco則是煮了近日在網上大火的黑暗料理 「牛奶可樂拉麵」,雖然乍一聽起來很奇怪,但是別有一番風味,反響也出人意料地好。
東方神起沈昌珉在節目中展現了他作為明星的另一面,直接向方便麵袋中加熱水,扎住袋口將方便麵泡開。
聽了小編的介紹,你是否有種想要立刻煮麵的衝動的呢?
《韓國冷知識》是韓國頻道面向喜歡韓國文化的小夥伴推出的一檔欄目。通過科普冷知識的方式,給大家提供一個了解韓國大眾文化的平臺。
編輯:王筱萱(實習生)、汪璨、申玉環
本微信號內容為人民網韓文版及韓國頻道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