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 suis le nouvel emblème de》
2024 巴黎奧運logo宣傳片
(設計in臺灣視頻號現已開通,歡迎關注➕)
巴黎奧運組委會認為這個設計體現了奧運會的革命精神,但也有國外網友不買單,國內網友更直呼:「這不是魯豫嗎?」。
其實,這是奧運史上第一個描繪臉部形象的會徽,由 圓形的臉龐中,以奧運聖火劃分出臉孔與頭髮,再點上一枚櫻桃小嘴。對此巴黎奧運組委會解釋,1900年在巴黎舉行的奧運,首次開放女性參與比賽,這次Logo 設計藉由瑪麗安娜的臉龐向女性運動員致敬,也是對歷史致敬。瑪麗安娜作為法國代表性的擬人化形象,也提示著「奧運是屬於所有人」。如同每回奧運Logo 登場後免不了被評論,從媒體到社群網站,都對2024 巴黎奧運Logo 有不同意見。BBC 新聞標題 也因為是首次描繪臉部形象,許多人認為這看起來像是個表情符號或卡通人物,不夠謹慎。
Logo 之外,字體則從裝飾藝術和新藝術風格中汲取靈感,其原始字體與巴黎標誌性的著名新藝術地鐵標誌相呼應。團隊更規劃了7 種字重及樣式,每一種都受到不同的字體啟發,例如Fonderie Typographique Francaise 的Excelsior(1920),Maximilian Vox Deberny-Peignot 的Banjo(1930)和John F. Cumming Dickinson 的Excelsior and Desdemona(1886)。字體設計的目的除了展現法國特色,也力求在不同的數位媒體上都能平滑地顯示。
此外,官網也順應潮流的做了「夜間模式」。
其餘的視覺設計靈感來自裝飾藝術和新藝術,其原始的字體與巴黎標誌性的、著名的新藝術地鐵標誌相呼應。
奧運會在籌備過程中,會徽發布、吉祥物發布和火炬傳遞被視為三個重要階段。
在啟用新會徽後,2024年巴黎奧運會競選時所用的由艾菲爾鐵塔和24組成的LOGO也將停止使用。
2017年8月1日,國際奧委會宣布,巴黎成為2024年奧運會主辦城市,將於2024年8月2日到2024年8月18日在法國首都巴黎舉辦。
這是繼1924年巴黎奧運會後,時隔整整100年,巴黎再次舉辦奧運會。
巴黎也成為倫敦之後,又一個舉辦過三次奧運會的城市。
|《emblem reveal movie》
2024 巴黎奧運logo 設計過程
(設計in臺灣視頻號現已開通,歡迎關注➕)
不過「撞臉魯豫」這件事,一旦接受了這個設定,好像就再也回不去了....
不信你看這個logo 設計過程,好像在畫魯豫老師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