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的區別:國際標準舞是規範化、系列化的舞蹈,它脫離了純粹的自娛性,增強了藝術性、表演性和競技性,其動作規範,難度較大。14世紀末起源於義大利,17世紀流傳到歐美,由民間舞蹈演變發展而成。而流行的社交舞,一方面受國際標準舞的影響,另一方面較自由化,它構成了我國舞廳舞的模式。 二、舞種的分類國際標準舞:摩登舞:華爾茲、探戈、狐步舞、快步舞、維也納華爾茲。拉丁舞:倫巴、恰恰、桑巴、鬥牛、牛仔舞。社交舞: 北京平四、快四、慢四、吉特巴、快三、慢三、探戈、倫巴、恰恰恰等。
三、組合和步法
1、在基本架型上,國標舞與交誼舞都是兩人面對面的握抱姿勢,國標舞更講究,交誼舞沒有那麼嚴格的要求。
2、社交舞的很多步法都來源於國標舞,如社交舞慢三的旋轉動作就與國標舞華爾茲的旋轉動作很像,只是把旋轉中的鎖步變為並步,減少了難度。此外,社交舞布魯斯中也有一部分動作來源於國標舞的華爾茲,如左鍵步和右鍵步造型;
3、社交舞對舞蹈功底要求不高,動作規範也不苛刻;國標舞相對有較多要求,如站姿、架形、旋轉的角度及出腳時腳掌與腳跟的落地次序與力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標準;
4、社交舞的舞曲與國標舞的舞曲也有相似之處。只是社交舞的音樂把節奏感加強了,節拍更加明顯;
5、舞蹈風格上,社交舞保持了國標舞的舞蹈風格。如慢三,雖然花樣繁多,其風格依然與國標舞的華爾茲相似;而恰恰跳法雖然與國標舞跳法不同,但舞蹈風格依然沒有改變。 初學舞蹈時要分清國標舞與社交舞的區別,不能混為一談,簡單的了解一些關於國標舞的理論知識會對學習社交舞有一定幫助,至少在舞蹈風格上會把握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