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保健品詐騙呈現
發案區域不斷擴大
涉案金額不斷增加
作案手段不斷翻新的趨勢
特別是一些詐騙團夥
採取公司化運營模式
打著保健的幌子
大肆矇騙老年人
今年3月以來
江山警方破獲4起
團夥銷售保健品詐騙案
抓獲7名犯罪嫌疑人
一款成本幾十元的保健品,被吹噓成「包治百病」的神藥,賣到成千上萬元,江山的餘大媽深受其害。在江山警方將涉嫌虛假宣傳的福鑫永健保健醫療器械公司端掉時,餘大媽還對公司賣的「心肌肽包衣片」保健品功效深信不疑。
在案件辦理中,民警發現類似受害者不在少數,他們在被洗腦後,往往「中毒」不淺。
2017年8月,患有冠心病的朱大媽在朋友介紹下參加了免費的「健康講座」,聽了所謂的「康復患者」現身說法,接觸了納豆激酶多肽產品。
「他們講,這款產品對中風、痛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癌症等病都有功效,特別是對心臟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朱大媽抱著「花錢買健康」的想法,當場花了1.4萬元購買20瓶。結果朱大媽越吃心臟病越嚴重,這才發現受騙,開始投訴維權。
為什麼保健品詐騙偏偏盯上老年人,而且多是退休工資高、兒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
辦案民警介紹,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手頭比較寬裕。年紀大難免生病,兒女不在身邊,在缺乏保健常識、防騙意識淡薄的情況下極易掉入「保健品黑坑」。加上騙子的「情感攻勢」,老年人因礙於情面或貪小便宜易掉進陷阱。
為了吸引老年人掏錢,騙子想出各種伎倆:
低價出售柴米油鹽,免費送雞蛋、麵條和牙膏等;
組織「專家」舉辦免費「健康講座」;
通過免費體檢,謊稱老年人患有各類疾病,高價推銷保健品;
組織免費旅遊,以高價購買保健品可以投資入股為由詐騙錢財;
向老年人宣傳保健品業務,以銷售保健品騙取押金等。
為了讓老年人相信產品功效,有會員「現身說法」,有說吃了「納豆」肝硬化好了、痛風治癒了,甚至中風癱瘓的會走路了。
除了把保健品當藥品外,還有部分老年人把這個當作投資項目。
據犯罪嫌疑人王某交代,他們稱公司是實力雄厚的網際網路+金融理財平臺,投資後可配股份送產品贈積分,股份只漲不跌,掛賣股份就可以賺錢。
2017年3月,王大媽在朋友介紹下投資該產品,損失近60萬元。
要正確對待疾病,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多學習醫療養生保健知識,保健品不能替代藥品;切莫貪圖小利,迷信「專家權威」。
來源:浙江經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