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之家關注我喲
☀ 定期推送碼頭咱厝本土文化,碼頭之家微信平臺是海內外碼頭鄉親們茶餘飯後的憩息場所,也是在家生活、在外工作和海外遊子了解家鄉信息的一個重要窗口。
(投稿、爆料、合作加微信:15999820837)
馬來西亞僑親同南安林氏宗親合照(第一排左起第三個為林天賜,第五個為林育興)。
海絲商報訊 「如果沒有這麼多熱心人幫忙聯繫,認真對照家譜,恐怕我們一輩子都無法回到祖先曾經生活的地方。」5日,首次踏上故土的林育興和弟弟林天賜難掩內心的激動。 近日,在南安市碼頭鎮仙美村一座祖厝內,林育興等人將祭品小心翼翼地擺放整齊,點上紅燭。接著,點香、燒紙,兄弟倆一起誠心拜謁了祖先。
「回來就好,以後可要多聯繫,不要讓下一代斷了聯繫。」堂弟林省明說,當得知堂親要回鄉謁祖時,他也特地從深圳趕回來,為的就是見他們一面。
「這次回家,收穫太多了,我看到了長輩跟我們講的祖厝前的池塘、房前屋後的荔枝樹,還認識了這麼多親人。」談起回家鄉的心情,花甲老人林育興不禁熱淚盈眶。 林育興告訴記者,他的爺爺林春來和林夏至是親兄弟,年少時兩人就跟著宗親離開南安,到馬來西亞謀生。此後,兩兄弟在馬來西亞成家,生兒育女,但未曾忘記家鄉的親人。
今年7月,幾經周折,他們終於找到了春來和夏至兩兄弟的老家,就是碼頭仙美村一個叫「登科頭」的自然村,並在族譜內找到了相關記載(詳見本報7月21日5版縣域)。
「原本計劃9月再帶著全家人回鄉謁祖,但是我和哥哥實在太激動,就先回來了。」林天賜告訴記者,自從和碼頭這邊的親人聯繫上,他失眠了一整夜,隔天就踏上了歸程。
林天賜告訴記者,這次回鄉尋根謁祖,除了實現母親的遺願外,也希望把這份情感傳遞給下一代。「為了延續鄉情,接下去我也會帶著下一代一起回家鄉看看,與故鄉保持密切聯繫。」
仙美村黨支部書記、南安林氏源流研究會碼頭分會會長林春強告訴記者,將來會把林育興等人修進族譜。
林育興告訴記者,之所以這麼執著尋親,不僅是因為「落葉歸根」的情感歸屬,還因為母親生前三番五次的囑咐。「祖先一直教導我們不能忘本,目不識丁的母親堅持讓我們讀華語學校,臨終前更是再三叮囑我們要去尋找自己的根。」 「可惜母親3年前就已去世,不然真想帶著她回到魂牽夢縈、尋覓了近百年的故土。」林天賜遺憾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