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寧波海關查獲出口騙退稅大案案值1.46億元人民幣
【《扒開稅霧》按:近年來,利用紡織面料騙取出口退的稅問題比較嚴重。僅浙江省國稅部門就發現多起涉嫌利用紡織面料騙取出口退稅的案件。這類案件的主要特點是:或以次充好、或低值高報、或配貨配票。本案警示:莫伸手,伸手被捉,老帳新帳一起算!】
圖為寧波海關查獲涉案物品。 盛浙君 攝
中新網寧波6月29日電(記者 李佳贇實習生 張巍平 通訊員 董楠)6月29日,記者從寧波海關獲悉,近期,寧波海關查獲一起騙取國家出口退稅大案,案值1.46億元人民幣,涉嫌騙取退稅額約2500萬元人民幣,這是今年以來寧波海關查獲的最大一起騙退稅案件。
2016年7月,江蘇某服裝有限公司委託寧波某報關代理有限公司以一般貿易方式向海關申報出口一批全棉梭織布,申報單價1.65美元每米。海關工作人員進行人工查驗後,發現此次出口的布料在外觀、質量上均比較劣質,憑藉多年工作經驗,查驗關員懷疑當事人存在以次充好、高報價格進而騙取出口退稅的嫌疑,便將案件移交至海關緝私部門。
海關緝私警察接受案件後,馬上調取當事人在寧波口岸的出口記錄,發現當事人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期間,從寧波口岸共申報出口棉布116票,申報商品稅號均為5208320092。
根據這一情況,海關緝私警察立刻前往承運貨物的船公司調取對應出口提單進行比對,發現提單列明品名均為「textilefabric」(紡織製品),提單列明八位稅號均為54075200。
經查詢稅務總局網站,該稅號對應的商品名稱為「染色的純聚酯變形長絲布」,即通常所稱的「染色滌綸布」。也就是說,當事人將染色滌綸布謊報成棉布,高報價格以騙取更多的出口退稅。
出口貨物根據商品歸類的不同,有著不同的退稅率,而棉布的退稅率為17%。經初步計核,當事人涉嫌偽報品名的116票出口貨物,涉嫌騙取退稅額約2500萬元人民幣。根據法律規定,當事人將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目前,該案已移送江蘇省國稅局。
海關提醒,騙取出口退稅不僅導致國家稅款大量流失,同時擾亂正常的經濟秩序,並引發大量其他犯罪,危害極其嚴重。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四條之規定:以假報出口或者其他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