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民劉女士向新晚報記者反映,買了兩袋冰蝦仁,解凍後化出三分之一的水,「等於用買蝦的錢,買了一堆水,這水比純淨水都貴。」被扎心的不止劉女士一人,相信你也疑惑:到底這些冰凍水產品中含冰量多少呢?新晚報記者超市購買冰凍水產品實測探究竟。
走訪 含冰量多少說不清
新晚報記者來到劉女士提到的沃爾瑪(香坊安埠)店,冰櫃裡凍蝦仁、鴛鴦貝、魚柳等冰凍水產品都被包冰。在冰柜上貼著的各色標籤中,大部分散裝冰凍水產品都標明了生產日期、保質期、冷凍條件等,卻未見市民最在意的含冰量信息。
而在盒裝的冰凍水產品中,重量、總價標註得很清楚,但同樣沒有含冰量信息、以及「皮重」,總有顧客弄不清計重時會不會也把塑料盒算在裡面。
在大潤發(宣化街)店內,新晚報記者詢問銷售人員冰凍水產品「含冰量」問題,對方表示不好說,「解凍以後,一斤可能會剩下七兩吧。」銷售人員強調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冰很厚,「換句話說,要不蝦仁也不能那麼便宜」。
前來選購凍蝦仁的杜女士認為,雖然她知道冰凍水產品解凍後重量會「打折扣」,但從來沒有銷售人員準確告知這折扣到底打到什麼程度。
實測 凍蝦仁「注水」最嚴重 含冰量近四成
凍蝦仁 冰佔總重35.8%
在沃爾瑪(香坊安埠)店,新晚報記者購買了一袋522g的凍蝦仁,自然化凍後淨含量僅為335g,冰佔總重的35.8%。
凍黃花魚 冰佔總重28%
在家樂福(新陽路)店,新晚報記者購買了一袋630g的凍黃花魚,經過自然解凍後淨含量為455g,冰佔總重的28%。
凍鴛鴦貝 冰佔總重25%
在沃爾瑪(香坊安埠)店,新晚報記者購買了一袋492g的凍鴛鴦貝,化凍後淨含量為370g,冰佔總重的25%。
鳳尾紅蝦仁 冰佔總重19.7%
在大潤發(宣化街)店,新晚報記者購買了405g的阿根廷鳳尾紅蝦仁,化冰後淨含量為325g,冰佔總重的19.7%。
調查 國家對含冰量無明確標準
2013年10月,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和全國工商聯水產業商會共同發出「限冰令」,旗下公司的凍對蝦產品包冰量不得超過總重的20%。不過在實際操作中,這條限冰令僅適用於加工和流通環節,也不是國家強制執行標準。新晚報記者從市食藥監局了解到,目前國內沒有明確規定水產品的含冰量。
採訪中,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表示,水產品包冰是正常現象,「要不肉裡的水分沒法保持,無法保鮮」。該人士也認為,應該在包裝袋上標出含冰量,讓消費者買得明白,「不過沒人這麼做」,這處應被消費者知情的領域幾乎空白。
這位業內人士告訴新晚報記者,水產品外部包的冰,只要均勻覆蓋,含冰量達到10%,就能達到很好的保鮮效果。然而,冰凍水產品從產地、加工、運輸、批發、零售,每個環節都可能包冰,「如果消費者想就此問題向超市維權的話,也很難收集保存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