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蘇聯崩潰的因素之一:入侵阿富汗

2021-02-13 手繪風俗風情

1979年,蘇聯的布列季涅夫政府入侵阿富汗,以支持親蘇聯政府並遏制伊斯蘭教義的遊擊隊。為此,許多西方國家抵制了當時的莫斯科奧運會。即使在經濟停滯的蘇聯,這也成為並助長了蘇聯的崩潰。

2020年第1310期總第1666期

公眾號主編:筆尖芭蕾

    公眾號政委:之      洲 

安德烈供稿  筆尖芭蕾編譯

     1979年,蘇聯的布列濟涅夫政府以入侵阿富汗,以支持阿富汗的社會主義親蘇政府。基於伊斯蘭原則的遊擊組織猛烈抵抗了蘇軍。
    美國等西方國家反對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在1970年代緊張局面結束後,他們又回到了被稱為「新冷戰」的衝突中。以此為契機,蘇聯的權威被大大動搖,成為蘇聯解體的起點。

入侵原因

     當時,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原因還不清楚,有各種各樣的理論,但現在有以下兩點值得我們探討。

影響力

      美國(卡特總統)批評了蘇聯的武裝入侵,並對蘇聯實施了經濟制裁,並向阿富汗叛軍提供了武器。美國也在1980年抵制了莫斯科=奧林匹克運動會。雖然當時美蘇已籤署第二次戰略武器限制談判(SALT II),但由於美國國會拒絕批准此協議而未能執行。下屆裡根政府通過將蘇聯描述為「邪惡帝國」來復興對抗陣線,並宣布了SDI 概念,而美國和蘇聯則進入了「新冷戰」時期。

阿富汗內戰

      1979年12月,一支由10萬名蘇聯軍隊組成的龐大部隊入侵了阿富汗。最初,作為鄰國的蘇聯成員引進了土庫曼斯坦的軍隊,同時還有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軍隊,它們當時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成員。但在阿富汗,戰鬥的對手在族裔上與這些蘇聯加盟共和國的軍隊成員彼此接近,而且由於蘇軍中有許多伊斯蘭士兵,所以從一開始,這些被派往阿富汗的蘇聯軍人就沒有強烈的戰鬥意願, 因此,從1982年左右開始,俄國士兵便被直接派往阿富汗。
     部分阿富汗人民抵抗了蘇聯的侵略,政府和蘇軍只能控制點和線。遊擊士兵被稱為「聖戰者」,最初是用蘇維埃政府的武器進行戰鬥的。自從美國國會於1984年通過《武器援助法》以來,他們就開始向叛軍遊擊隊提供了美國製造的武器。在阿富汗,美國武裝伊斯蘭遊擊隊與蘇聯軍隊作戰。最終,具有諷刺意味的結果是,與美國背道而馳的伊斯蘭激進分子從他們中間崛起。

難民暴發和美國對遊擊隊的支持 

        阿富汗內戰期間,阿富汗有大約一半的農村地區被遺棄,造成近200萬人喪生。全國有600萬難民,僅在西北邊境省(與巴基斯坦毗鄰)就有270萬難民。

      在阿富汗從事醫療活動的中村聰(Satoshi Nakamura)博士說,這種情況造成200萬人死亡,並造成大量難民的產生。

1979年的含義 

        入侵阿富汗的蘇聯不僅受到國際批評,而且遭受了激烈的地方抵抗,顯然,蘇維埃在國內事務和外交上的制度已變得僵硬,戈巴契夫在1980年代下半葉出現,當時,蘇聯改革變得至關重要,但,蘇聯選擇的改革方式卻最終導致蘇聯的解體。而且,從抵抗蘇軍的遊擊組織中誕生了伊斯蘭原教組織塔利本,而後來的伊斯蘭激進分子如阿爾卡達(Alkaida)的恐怖主義將席捲全球。隨著當年的伊朗革命及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以及1979年英國柴契爾夫人引入新的自由主義等,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1989年蘇聯從阿富汗撤軍,美國2001年來的,中間阿富汗在幹什麼?
    雖然山多地少,土地貧瘠,但是,阿富汗卻一直是大國紛爭的焦點。阿富汗二戰之前,阿富汗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二戰之後,隨著全球殖民地獨立浪潮,阿富汗也獲得了獨立。但是,由於大國之間的較量,再加上本身內部軍閥勢力割據,阿富汗政局一直未能穩定下來。
  • 中俄友好的明證:從蘇聯到俄羅斯,指向中國的核彈急劇減少
    這其中當然有中國國力軍力、也包括核反擊能力增強的原因,但中國和蘇俄的關係變化,也是主要因素。1964年是一個分水嶺,在1964年,強硬派的代表勃列日涅夫成為前蘇聯領導人,在同一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正式成為擁核國家。這兩個因素疊加的結果,就是中蘇關係日趨緊張。前蘇聯核武器開始對中國進行針對性部署,其數量,從無到有、由少到多。
  • 前蘇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CCCP
    ,是一個由15個蘇聯加盟共和國組成的國家,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約佔世界陸地面積的六分之一,佔有東歐的大部分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等國接壤。蘇聯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及與美國並列的世界上兩個「超級大國」之一。
  • 奧馬爾死了,阿富汗戰爭可以結束了嗎?
    流傳最廣的奧馬爾肖像照阿富汗塔利班最高領導人奧馬爾死了,但是死亡的時間和地點依然成謎。如同奧馬爾的死一樣,塔利班以及阿富汗的未來依然迷霧重重。至少,現在阿富汗政府有了一個有名有姓的談判對手,奧馬爾的繼承者——曼蘇爾。阿富汗內部的和談才是最終通往和平的通道。
  • 西方專家想不通:蘇聯和南斯拉夫相繼分裂,為何卻無法解體中國?
    西方國家瓦解蘇聯和南斯拉夫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了。1991年美國在經濟上拖垮蘇聯,加上蘇聯自身的誤判,最終直接讓蘇聯解體,分成15個國家。1999年,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轟炸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內部出現紛爭,直最終讓南斯拉夫解體,分成7個國家,兩個曾經的超級聯盟因為外部的瓦解,內部的分裂,最終宣告失敗。西方國家,總是想盡各種辦法去解體和瓦解其他國家,妄想著藉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 蘇聯解體25周年後,俄羅斯學者們作何感想?
    葉弗列緬科認為,蘇聯應該被看做是一個複雜的體系,它由意識形態、組織等元素組成。在體系形成的過程中,嵌入了一些內在缺陷,「起初不起眼,但在一定的歷史環境下就能夠遲滯進程,從而導致體系被破壞。」他所說的「不起眼」因素,包括經濟蕭條、改革不到位、蘇共內部分裂等7種內外因。正是各種因素「共振」,導致了在一定歷史環境下蘇聯的轟然倒塌。
  • 微軟:已修復導致崩潰的Outlook 2010安全補丁
    小編來報:微軟公司新發布的Outlook 2010更新修復了關鍵安全錯誤,且不會導致崩潰據報導,微軟曾在本周早些時候警告,11月的周二補丁日所發布的安全更新(KB 4461529)64位版本會導致Outlook 2010崩潰。 儘管會導致崩潰,鑑於該更新修復了四個更易被利用的遠程代碼執行漏洞,微軟警告用戶不要卸載該更新。微軟建議用戶在新的更新發布前,可以改用Outlook Web Access。
  • 三大因素導致紙漿價格上漲,非礦粉體:這個鍋不能全讓我們背!
    目前,碳酸鈣、滑石、高嶺土、矽灰石等非金屬礦粉體行業內人力成本不斷上升,產品原料供不應求,再加之環保和能源消耗等眾多因素,導致了大多數碳酸鈣企業在行業發展中,生存艱難。在國內環保形勢下,粉體企業設備運行成本大幅增漲,且其它原材料也在不同程度的增長,導致非金屬礦物粉體生產成本直線上升。去年以來,原紙、原漿價格的不斷攀升,但究其原因,紙漿價格上漲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 美媒曝光阿富汗戰爭真相,一場18年的謊言?
    《華盛頓郵報》9日獨家公布了一批政府秘密文件,這些文件長達2000頁,內容是600多名美國高階軍官和外交官、援助人員、阿富汗官員等參與阿富汗戰爭人員的訪問紀錄。文件顯示,這些人對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的表現深感失望,其中包括美國不斷變化的戰略、無效的作戰部隊,以及在反腐方面的失敗。最初,美國入侵阿富汗的理由很明確:摧毀蓋達組織,推翻塔利班並防止再次發生「9·11」恐怖襲擊。
  • 原來阿富汗有那麼多的歷史古蹟,那麼多的黃金,亮瞎你雙眼
    我講的就是阿富汗。好多人聽到阿富汗,就會想到一個事件。是2001年,當時世界上最震驚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是911事件。導致了我後來做考古研究的時候,只選擇比較危險的國家。2016年的時候,我博士畢業。但我博士畢業之前也沒有去過阿富汗。當時我很想去那個地方考察,但是沒有機會。在2017年的時候,事情發生了轉機。
  • 蘇聯第二國歌:當音樂聲響起時,所有俄國人都會起身肅立的歌曲!
    在蘇聯衛國戰爭時期,誕生了許許多多飽含愛國情懷的詩篇和歌曲,不論是在前線還是後方,這些文藝作品賦予了人們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和堅定信念。在這其中,《神聖的戰爭》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歌曲,被譽為「蘇聯衛國戰爭的頌歌」,因為《神聖的戰爭》不論是詩詞本身,還是歌曲的旋律,都慷慨激昂地完整傳遞出了蘇聯人民在災難面前所展現的勇氣和悲壯。
  • 阿富汗空軍接收首批美制UH-60黑鷹直升機
    (圖/美國陸軍)阿富汗空軍周一(18日)表示,美國即將交付首批UH-60黑鷹直升機,以汰換老舊的俄制Mi-17直升機,因此美國空軍計劃在未來幾年內,陸續提供阿富汗總量為159架的UH-60黑鷹直升機,藉此充實阿富汗的空中武力,增加該國本身的空運能力。
  • 俄媒:「中國崩潰論」是美保守派臆想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1月4日刊登英國作家、政治和國際關係分析家湯姆·福迪的文章,題為《美國關於中國可能像蘇聯那樣解體的幻想是基於傲慢和意識形態而非事實和理性
  • 割喉阿富汗少年風波未過,又傳來新的醜聞
    中國的漫畫家畫的一張關於澳洲士兵在阿富汗犯下滔天罪行的漫畫,漫畫的內容是非常具有諷刺性的,後來中國的外交部的發言人還將這等漫畫在推特上面置頂,引起了澳洲政府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