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產業,百億產值。作為「全國草莓第一縣」,東港草莓的發展步伐從未停歇。為打造「東港草莓」品牌,東港與電子商務企業「聯姻」,在寄遞企業的支持下,將東港草莓銷往全國各地,讓大棚鮮果直達消費者。
12月8日,在位於東港市椅圈鎮椅山村的眾果宴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內,數十名採摘員在地壟間熟練地摘草莓、放入託盤。草莓託盤上的海綿墊根據草莓的形狀進行了鏤空處理,使草莓在採摘環節便根據大小進行分裝。
「現在的草莓走電商渠道,直接從大棚到消費者手裡,草莓質量怎麼樣,影響到是否回購,所以從產地開始就得嚴把質量關。」隨著一箱箱鮮果採摘完成,順豐快遞員第一時間打包裝車,快遞員高翔對記者說:
「客戶發草莓,草莓套著網套就裝到箱子裡,有的連網套都沒有,需要拿到網點套上網套、打好固定包裝才能發出去,不僅費時費力,草莓運輸損耗也很大。」
「草莓包裝精細化,網套、真空包裝、保溫盒、保溫袋,已經形成包裝生產線,快遞系統直接對接農戶,客戶網上下單,農戶可以直接打出運單。過去打一個草莓快件要花費十幾分鐘,現在只要一分鐘!」
與此同時,草莓的運輸工具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過去東港草莓要先運到丹東,再轉向瀋陽機場或大連機場,東港臨時中轉場啟用後,可直接從東港轉運到機場,提速6個小時左右。」在物流運輸中,將嚴格溫控監管。
☛當草莓到達機場後,將被暫時安頓在保溫房裡,24小時都維持在0℃以上,保證草莓以最舒適的狀態「候機」。
☛離開保溫房時,草莓會被放在牽引車上,加蓋棉被進行保溫,降低變質和凍損風險。
☛機場轉機時,草莓優享「頭等艙」特殊待遇,被安排在「值機」前最後10分鐘再上飛機,避免草莓長時間停留在不可控的戶外環境裡。
從悉心採摘到層層包裝保護,從設立專屬中轉場到運輸全程控溫,在政府、種植戶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東港草莓正以最新鮮的狀態「加速度」飛向全國各地。
記者/張瑞 編輯/何婷婷
責任編輯/王強 鄭定成 編審/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