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鹽井一礦成功自製煤礦抽採套管篩孔鑽孔機,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車間員工操作抽採套管篩孔鑽孔機
鹽井一礦通過改變封孔接抽新工藝,其中新增加對鑽孔進行護孔下套,提高了瓦斯抽採效果。以往,在製作下套管打篩眼過程中,需用3人,1人手持下套管,1人用電鑽打篩眼,從拿下套管運送掌握角度與孔間距。3人由於配合不好,用力不均,經常出現下套管變形損壞。3人每天打篩眼1000至1500米左右。不僅費工、費時,效率低,在製作時還容易造成材料損壞和報廢。
公司和礦領導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和現場反覆研究討論,該礦抽採隊最終自製出抽採套管篩孔鑽孔機。首先自做打眼機平臺,然後分上排、下排把電鑽按篩眼的孔間距固定好,只需1人把套管往打眼機平臺運送,上下兩排電鑽自動打篩眼,打孔間距一次成型。
通過自製煤礦抽採套管篩孔鑽孔機,破套管加工難題。為降低瓦斯治理成本,該礦購買下套管均由礦自己加工篩孔,每米可節約1.9元,年節約90萬元。由於人工加工,勞動強度大,效率低,熟練工每天可施工1000米/人,而礦每天至少需要套管2000米,每天需要2人施工方可滿足需要。該礦自主研製地套管打孔機,每天可施工套管2000米/人,大大提高了效率,減少了勞動強度,降低了人工成本。
作者:鹽井一礦 王玉潔 唐烽鈔
責編:陸偉
本期編輯:文孟俊
審 核:王宏偉 敬廷明 向瓊 王俊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