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日本政府說開始實施マイナンバー以來,在日華人圈一片譁然,到底這是個什麼鬼?用這個能幹嘛?會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了解一下。
マイナンバー用中文解釋其實就是社會保證與納稅人識別號制度。那麼為什麼要制定這樣一個制度呢?分為三點可以解釋
為了實現公平、公正的社會 。為能夠容易地掌握收入與其他行政服務的接受情況,防止不當免責與非法領取供給等的同時,為真正受到困擾的人們提供體貼入微的支援。
為了提高行政效率 。大幅削減行政機關與地方公共團體等在各種信息的核對、轉記、輸入等中所需的時間與勞力。在多個業務之間開展合作,減少作業的重複等浪費。
提高居民的便利性通過削減附件等簡化行政手續,減輕居民的負擔。不僅可以確認行政機關所掌握的自己的信息,也可從行政機關收到各種服務的通知。
從2015年10月起,將向每一位居民通知個人編號(暱稱為My Number)。
• 將向所有持有居民票的人每人通知1個編號(12位)。
• 個人編號的通知卡將由市區町村送至居民票上的地址。如果居住的地方與居民票上的地址不同,請注意。
個人編號為一生使用,一定請妥善保管。
• 除非編號遭到洩露,可能會被非法使用的情形之外,個人編號將一生不變。
那麼,從2016年1月起,社會保障、稅務、防災的行政手續中將需要個人編號。
那麼具體可以運用到那些哪些場景中呢?我們來看一下
民間事業者也在稅務與社會保險的手續中使用個人編號。
並且我們有向民間企業和行政機關告知我們的個人編號的義務。
比如你是學生,你就要告訴你打工的地方呀 你申請獎學金的時候告訴學校等等。
如果你是主婦,你同樣也要要告訴你打工的地方,孩子接種疫苗就要告訴市役所、區役所等等
比如你是上班族,辦理健康保險或者僱傭保險,年金等手續時要告訴工作單位
比如你是保險加入者,在你要支付保險或者開設特定銀行口座的辦理手續的時候。
個人編號除在社會保障、稅務、防災的手續中向行政機關等提供之外,不可隨意向他人提供。
• 在社會保障、稅務、防災的手續中,向國家與地方公共團體、工作單位、金融機構、養老金與醫療保險者等提供個人編號。
• 非法獲取他人的個人編號與、使用他人的個人編號對記錄了個人編號與個人機密的個人信息文件進行不當提供的,都將收到懲罰。
個人編號卡不僅可以作為本人確認的身份證件,還可用於各種服務。
• 在收到個人編號的通知後向市區町村進行申請,即可發放個人編號卡。
• 還標準搭載能夠進行e-Tax等電子申請的電子證明書。
• 也可用於使用圖書館與印章登記卡等自治體在條例中規定的服務。
• 居民基本登記卡可在有效期內使用。但是,不可跟個人編號卡同時持有。
此外,2017年1月信息提供等記錄公開系統開始運轉。
小夥伴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11月23日匯率日元/人民幣: 0.0514449
點擊閱讀原文註冊匯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