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學校搞316驗收,其中有一項涉及到飲用水。為此,根據領導安排,我曾去村自來水廠找檢測報告(我們用的是村自來水)。但是去了之後,碰了一鼻子灰,村水廠沒有檢測報告。
怎麼辦呢?只好自己聯繫的檢測,為了學生的安全啦。最後找到衛生監督所,報了名。過了幾天,衛生監督所安排人員上門取水檢測。一個月後,報告就岀來了。當看到報告,心裡踏實多了。
我記得這次檢測收費1004元。
第二年檢測,學校同事小劉的朋友恰好在一家水質檢測機構。俗話說,衙門有人,事兒好辦。這次沒有岀錢。33項檢測,免費了,省了一大筆經費。小劉功不可沒地搞定了一切,贊。
前些天,有關部門建議在第三方搞水質檢測,收費1960元。據說今年自己找第三方檢測得2000多到3000多之間的價位。媽呀,幾年間,怎麼價格一路飆升呢?看來,1960元應該算是一個團測價,相對便宜。
我就納悶,為什麼不找第一方,第二方,偏偏讓找第三方呢?我們是搞工作又不是找小三呢?搞得那麼複雜。誰管這事兒,就讓誰化驗唄!第三方如同小三,肯定貴。再說了,用自來水以後就找自來水廠要唄!
那天,領導在臺上講話時,介紹1960元時,我只是笑笑。嗯,我當時想的是我們今年檢測該怎麼辦呢?我們新領導說了,今年缺錢,我看到的景象是,她天天夜不能寐想跑局裡,要錢,要錢。
如今這世道啊,挺詼諧的。
幸好,有關媒體曝光了此事,今年應該不用水質檢測了吧!那些用自來水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