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裡拉是臺灣最早的觀光休閒農場,其創始人張清來(香格裡拉休閒農場的董事長,也是香格裡拉冬山河度假飯店的董事長)是臺灣休閒農業的開創者,從他的視角可以看出臺灣休閒農業發展的歷程。
佔地600畝左右,臺灣大多數農場都在20-30畝左右,因此在臺灣算香格裡拉是個很大的農場。它以臺灣特有樹種檜木為主要原料修建的民宿,有獨一無二的特點。
目前該農場以餐飲、住宿和體驗為主要收入來源,其中住宿佔60%,餐飲佔30%,其他收入佔10%。
散客與團隊的比例各佔一半。
臺灣的休閒農業經營者大多數不追求短期利潤,由於土地是終身持有,所以紮實地在土地上經營休閒農業,可以讓土地和地上財產增值,是他們持續追求的目標。
香格裡拉休閒農場從最初以果園為主的農場演變為今天以民宿為主的農場,從最初農業為主導產業演變為今天農業僅為生態環境而非主導收入的農場,也體現了個體經營為主的休閒農場的利潤來源更趨向於餐飲、住宿和體驗。而農業的大背景則是支撐消費者來的重要理由。
馬太鞍溼地是世居光復的馬太鞍部落阿美族人的傳統生活區塊,佔地十二公頃,是花蓮縣面積最大的生態溼地。來自中央山脈的潔淨之水成就了馬太鞍溼地,不論是貫穿溼地的芙登溪或是水底伏流湧泉,都堪稱馬太鞍溼地的生命之泉。千百年來,馬太鞍部落的居民便以此溼地耕種捕魚,讓溼地成為馬太鞍部落最親密的生活區域。馬太鞍溼地生態豐富繁茂,光是鳥類資源就讓這裡成為東部的賞鳥重鎮,近年來更以栽種夏季景觀蓮花田聞名,賞蓮期限可至十月,與臺灣西部的白河蓮田齊名,堪稱東臺灣的美麗蓮鄉。
馬太鞍溼地共有三個生態園區在此經營。我們重點走訪了「拉藍的家」。拉藍和他夫人共同經營的生態園區將阿美族文化和生活形態以教育和體驗的方式表達得非常充分。拉藍以他幽默風趣的導遊風格,將阿美族人的生活從服裝服飾、風俗習慣到拉網捕魚和飲食文化等都進行了生動的詮釋,還讓消費者親自動手體驗。一方面給消費者通過參與感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另一方面增加了消費者滯留時間,留下更多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