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新聞很有意思,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兩個「熊孩子」闖禍,一口氣劃了17輛車,共造成經濟損失12萬多。
在接到車主報案以後,警察調取小區監控錄像發現,「嫌疑人」竟是兩名小男孩,當民警找到兩名小男孩問其為什麼要劃車時,兩名小男孩說,在玩耍的過程中一時興起,就玩起了「劃車遊戲」,受到近期流行的「吃雞」手遊影響,在部分受損車輛上留下了「98K」「AK」等劃痕。
因兩名小孩均為未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公安機關對兩名小孩不予處罰。兩名小孩劃車造成的民事賠償部分由其監護人與被損車主協商處理。目前,賠償事宜正在進一步協商中。
無獨有偶,這樣的案例隨處可見。
2015年7月,一輛300萬豪車停路邊,車主正在車中休息時,發現一個11歲左右的小男孩正用類似鑽頭的東西劃車。車主說,車被劃了長長的兩道痕,維修費需上萬元,事後孩子家長趕到派出所,小孩共劃傷了9輛車。
2016年5月,浙江有四個熊孩子比賽劃車,共劃傷了54輛,其中不乏寶馬等高級轎車。
2016年7月,兩個十來歲的孩子,在濟南泉興小區裡劃傷好幾輛豪車,包括有奔馳、寶馬、奧迪、路虎等。他們在很多車上,還刻上了不雅字句,一輛奔馳車的車頭上被刻上「王八蛋」,一輛路虎的車頭上居然被寫上了「2B」。
熊孩子頻頻闖禍的案例,一次又一次為我們敲響警鐘,家長們真的要引起重視,並用心陪伴和教育孩子,否則,說不定下個熊孩子就出在自己家。
思考這類事件的根源,我們不難發現,每一個「熊孩子」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家長的一次又一次忽視、否定與嘲笑中,慢慢變熊的。
熊孩子的背後可能並不是熊父母,而是藉口忙著正經事,而一次又一次忽略孩子,拒絕陪伴的父母。
你遇到的熊孩子 也許是這樣的
也有可能是這樣的
還有可能是這樣的
不管什麼樣的熊孩子,有一點是相同,孩子想什麼,用心陪才懂!
父母作為孩子的法定監護人,理應盡到監護職責。在平常的家庭教育中,要陪伴,引導孩子形成是非觀念,教育孩子要遵守社會秩序和規則,引導孩子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文明禮貌的行為,防止「熊」出沒事件發生。
最後給大家送上今天文章的彩蛋,點擊獲取我們的家裝大回饋,五一專屬活動諮詢熱線裝修來宗達,五一大酬賓,
距離活動開啟還有 4 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