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管理文化能做到多細?在帝興樹脂(崑山)有限公司的安全管理文化中,員工劃傷手已經是一個非常嚴重的事了。
一家化工企業的員工在辦公室使用美工刀裁紙時,不慎割傷手指。這樣的事在很多人看來是很尋常的小意外。但是,帝興樹脂(崑山)有限公司卻花了半天時間對此進行調查,並提出了應對措施。如今,該公司不建議員工使用美工刀、水果刀等。如果一定要用,必須佩戴防割手套,同時規定,裁紙時刀口不能對著自己和別人,以免卡頓後用力過猛造成傷害。該公司的安全意識和安全制度由此可窺一斑。該公司還曾為此推出了「手部安全」安全文化主題宣教。
帝興樹脂公司由荷蘭皇家帝斯曼集團和臺灣長興化學工業公司共同投資組建,專業從事粉末塗料生產用聚酯樹脂的生產。該公司推行並完善「SHE(安全、健康、環保)」管理系統。
他們認為,沒有得到員工內心認同的管理制度,不可能得到有效遵守。如果要將事故降到零,最終要靠全員自主安全行為意識和安全文化的感召力,即充分考慮人的因素,硬體防護、管理系統和人的安全行為三者有機結合,相互補充,才能防止風險。
該公司將抽象的安全文化進行分解,分為「制度標準」「溝通交流」「風險管理」和「參與融入」幾個部分。每一名員工都要遵守制度;要清楚匯報身邊事故隱患,隨時糾正同事的不安全行為;要保持對風險的高度警覺,仔細思考安全操作方法和行為方式。企業中層主管需對員工在安全方面的討論予以充分的正面引導。
該公司通過規劃安全文化線路圖,以「PDCA(計劃、行動、評估、改進)」循環方式,不斷推動安全文化建設。其中,最為典型的是開展「創造警覺性組織」活動,給員工的思想意識帶來了極大的震撼,比如強調「事故發生前,總有警告信號出現」「沒有證明安全之前,它就是危險的」。
對於人的行為管理,帝興樹脂公司建廠之初即引入杜邦「STOP」方法,對員工和承包商人員的操作進行觀察,糾正危險做法,鼓勵安全行為。
此外,該公司還推行「貓頭鷹小組計劃」,選定一線員工擔任「貓頭鷹」,設定行為安全觀察主題,持續關注員工最容易出現的不安全行為,通過溝通、反饋來促使其改正,創造安全的作業環境。
帝興樹脂(崑山)有限公司強調讓安全管理文化走入員工心中,這種理念不僅會減少事故隱患的發生,更能促進員工的凝聚力。生產方面再熟練,再高效,但是碰了「安全」這根紅線,一切的結果都是徒勞的。正因為有了不斷的鞭策和理念的灌輸,員工的安全理念總是在不斷地被激活,而他們的企業也因為有了這樣的安全理念得以不斷地發展。
文章來源:蘇州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引力播
圖片資料:蘇州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引力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