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在過去18年間,累積超過50起勒死婦女謀殺案懸而未決,芝加哥「謀殺問責項目(Murder Accountability Project,MAP)」表示,初步分析這些案子恐為連環殺手所為,而兇嫌至今逍遙法外。
芝加哥MAP審查了2001年以來至今的50多起相關事件,並以計算機分析這些未偵破謀殺案件,發現其中多數婦女死因均為遭人勒斃,且地點集中在南區、遠南區和西區,受害人大部分是從事性服務或經常吸食毒品女性。
MAP主任哈格羅夫說,根據「連環殺手案」收集的數據,類似案件於2014年開始減少,暗示殺手當時可能入獄,但2017年3月起婦女謀殺案又出現,並持續到2018年。
芝加哥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2)19日報導,2002年,其中一名受害人威廉士(Gwendolyn Williams)陳屍於在北謝裡丹街(4800 block of North Sheridan),滿身是血、衣不蔽體且體內殘留毒品、酒精、精液,指甲內還有陌生人的皮膚碎屑。
根據法醫辦公室報告,近兩年包括特納(Diamond Turner)、布坎南(Catherine Saterfield Buchanan)、傑克森(Valerie MarieJackson)、哈兒玢(Lora Dawn Harbin)、裡奇(Nicole Lynell Ridge)先後遭殺害,且都是被勒死。
2018年9月,芝加哥環衛工人在西95街(525 W. 95thSt.)附近的一個垃圾箱發現霍利菲爾德(Reo Renee Holyfield)屍體,死因為窒息。
哈格羅夫表示,MAP絕對相信近期的這些案子是連環殺手所為,他說,調查顯示,死亡的50名婦女,看起來遇害手法雷同。
芝警方日前通知威廉士的姐妹,表示可能找到了殺害威廉士的兇手,此人DNA與1980年在底特律因持械搶劫而被定罪的嫌疑人相匹配,這名犯罪嫌疑人於2014年因支票欺詐被定罪,近期則涉嫌威廉士案被捕。
儘管嫌疑人否認殺害威廉士,但最新DNA測試威廉士死亡前的確與他在一起。
芝加哥警局表示,該部門將繼續採訪證人、調查新線索、監控DNA圖譜,警方也提到,警局並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些死亡案件存在相關規律及模式,其中許多案件沒有證人或涉及證人不願出庭而難以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