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評論員 袁汝婷
近日,一些地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女性醫護人員集體剃光頭的視頻,在網絡上引發不小的爭議。這些姑娘中,有一些是90後,有的還是即將結婚的準新娘,但為了在一線抗疫時工作方便,含淚和其他人一起捨棄了一頭長髮。這些視頻中,她們露出光頭合影,這樣的畫面令人心疼,也引人深思。
此前,有個別女醫護人員在出徵前選擇剃光頭,其情其景讓人動容。醫護人員勇赴前線的決心令人感動,他們的奉獻精神也值得大書特書。但是,大家對集體剃光頭有許多不解。如果這是所有醫務工作者的自願選擇,大家都會發自內心的致敬。但如果這是組織者「統一要求」,感覺就有點「過頭」之嫌:許多連日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都沒剃光頭,集體剃光頭真的有必要嗎?如果擔心長發於一線防護不便,剪成短髮不行嗎?
網民的這些質疑並非「抬槓」,而是人們對醫務工作者權益的看重。換言之,這些白衣戰士們太勇敢,也太辛苦,人們捨不得她們在分明很不舍的情況下,被某種「悲壯光環」強行籠罩。
當前,疫情防控已進入最吃勁的關鍵階段,醫務工作者是「最美逆行者」。他們承受巨大壓力,需要適當的鼓勁加油,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比如,有醫生在防護服上寫下生動的加油語錄,有護士在方艙醫院帶領病人跳廣場舞,都獲得了不少點讚。因為這些行動傳遞的不是過多的沉重與悲壯,而是年輕人的樂觀與生命力。
但是,如果用力過猛,甚至用並非必要的「集體剃光頭」來鼓勁加油,難免會讓人感覺心裡不舒服。事實上,臨行前的動員活動,完全有更好、更恰當的方式。比如,有些地方在送別援助湖北醫療隊員時,簡單而莊重地叮囑一聲「一定要平安回家,一個都不能少」,就讓人很動容。
我們注意到,有一條簡短的評論得到上千名網民點讚——「請幫她們安排好物資」。確實,相較於充滿象徵意義的「集體剃光頭」,更實在的行動是給這些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提供必要的保障,讓他們能夠安心地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
戰「疫」越是膠著,越要把工作做實做細,要多給醫務工作者提供一些實實在在的物資保障,對他們和他們的家人的生活多一些細緻入微的關懷和幫助,對他們的切身利益如子女入學、職稱晉升等多出臺一些激勵政策等等,讓他們更有安全感,少一些後顧之憂。我們更願意看到那種樸素的、不矯飾的正能量,因為那才是戰勝疫情最真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