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節期間,為了給4個月大的女兒購買奶粉,上海市民楊華(化名)專程飛往雪梨,購買一款知名澳大利亞品牌的奶粉。楊華介紹,因為當地限購,他一連跑了多家超市才買齊了所需的27罐奶粉。
隨後,楊華專門聯繫華人司機,將這些奶粉運到一個能安排寄送的禮品屋,將27罐奶粉打包成9箱。因為在超市有華人提醒,楊華事先給27罐奶粉都用藍色記號筆打上了記號,再逐個貼上了一張創可貼。從禮品屋回來後,6月12日,他安心地飛回了上海。
進入7月,奶粉開始陸續抵達。快遞單查詢結果顯示,7月6日和7月16日,分別有三箱和一箱奶粉抵達上海,7月31日,又有4箱奶粉抵達。最後一箱目前還處在「清關」狀態。
令楊華感到驚訝的是,7月31日運到的4箱奶粉,有三箱卻出了問題。楊華介紹,三箱奶粉仍為他購買的那款奶粉,但罐子上藍色標記和貼有的創可貼都消失不見,他懷疑奶粉遭到了調包。
楊華提供的照片還顯示,這三箱「問題奶粉」中,有兩箱為無任何標記的「光版」;另外一箱有標記,但是是黑色的筆跡,每罐奶粉還包有澳洲報紙。
從禮品屋寄出,到海關清關,EMS再進行轉運,包裹經過了多個環節,楊華不知道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有開箱的可能。」
不過調查後發現,這些包裹並不一定遭遇了開箱調包的情況。在「澳郵中國」官網,澎湃新聞查詢楊華提供的快遞單發現,兩箱「光版」奶粉的轉運單與原來寄出的快遞單不符,也就是說,楊華寄出去的奶粉中,有兩箱應該寄往了別處,而他收到的是其他發件人的包裹。
8月2日,記者致電澳郵中國官方電話,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雪梨那邊」正在處理楊華的訂單。他再次強調,快遞公司不會調包奶粉。
不過,除了兩箱「轉運單」不符的奶粉,楊華另外還收到一箱有著澳洲報紙包裹和黑色標記的奶粉,該快遞轉運單與快遞單一致。對此,前述禮品屋老闆表示,該包裝明顯也是有人精心打包寄回國的,應該不存在調包行為。
楊華的遭遇經部分自媒體曝光後,該話題迅速發酵,引起了熱烈討論,多位網友擔心,自己曾經海淘的奶粉遭到了調包。那麼,海淘奶粉調包是否真的存在?在淘寶商鋪上,有較多的國外奶粉代購商家以「視頻採購做記號」為賣點,似乎顯示確實有著嚴重的奶粉調包現象。
記者以顧客身份諮詢商鋪,多位賣家均告知,他們這樣做只是為了讓顧客安心,其實並沒有碰到過調包的情況。
「這只是一種營銷手段。」一位從事德國奶粉代購的賣家稱,做記號只是她的一項服務,「放心,快遞不會調包這些奶粉。」另一位從事丹麥奶粉代購的賣家也表示,他這樣做只是因為有顧客擔心,「我覺得這個可能性挺小的」。
此外,據微信號「澳中直郵館」分析,因為違法成本過高,澳大利亞並不存在假奶粉的問題,而用記號筆做過記號的奶粉,抹掉記號的人力成本過高,其實也無法進行二次銷售。該分析稱,出現楊華這樣的情況,可能是打包時裝錯了罐,或是轉運時貼錯了轉運單。
目前,快遞公司「澳郵中國」客服人員已向楊華承認,存在轉運單貼錯的情況,並提出可將這些奶粉寄回,在找不回原來奶粉情況下,再安排「全額賠償」的解決方案。(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