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桃和葡萄長得一點都不相似。其樹、葉、花等外形特徵與同是桃金孃科屬的植物更為接近,果實則是與本地的小石榴「撞臉」,頗為相似。
蒲桃的花朵美得特別,即使未識其身份的人,也忍不住駐足觀看和拍照。
比如,在外形外貌上,蒲桃與有著「親戚關係」的蓮霧長得就十分相像,它們的葉子都呈青綠色、長圓狀;花朵都擁有眾多細長花蕊,長得毛呲呲的;而它們果實的底端,都有一個像「肚臍眼」一樣的凹陷。
說到果實的「雷同程度」,就不能不提蒲桃果和小石榴的「兄弟臉」。把它們擺放一起,乍一看簡直猶如雙胞胎,長得就像一個模子裡印出來的,但是細細琢磨之後就能「找出茬」。相比於小石榴,蒲桃果的果皮更平滑和有色澤;而且成熟的蒲桃果子是空心的、手感偏輕,種子在中空的果皮之中可以晃來蕩去;小石榴則是實心的、手感偏重,熟透後香氣撲鼻。
蒲桃的果實水不多,但味甜、微澀而回甘,讓喜歡的人慾罷不能。
未剝開前的蒲桃,拿在手裡輕搖,裡面種子和果壁碰撞時可以發出聲響,因此其別名又被稱為「響鼓」、「響果」、「鈴鐺果」;剝開後就會發現,有一兩顆深棕色的種子。蒲桃果咬下一口的感覺是果肉清甜有回甘,細品下來似乎還略帶點蘋果、玫瑰的香氣,只是這果實水分較少、口感偏澀偏脆,愛吃的人對這口感欲罷不能。
據海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鍾瓊芯介紹,蒲桃的果皮有暖胃健脾的功效,主治肺虛寒嗽、破血積疽瘤。
有資料記錄,我國自古就有用蒲桃果實煎水服用治療腹瀉和痢疾的習慣;在涼血止血方面,將蒲桃搗爛後用作外敷,對於因刀傷導致的小面積出血有一定效用。此外,蒲桃對於治療熱淋、牙齦腫痛、止渴除煩等病症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必須要特別說明的是,蒲桃雖說有藥用價值,但大家遇到具體症狀時,還是要選擇到醫院就醫或諮詢專業醫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