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5年八月革命以來,巴庭廣場已成為河內市民乃至全國人民心中的一個親切和神聖的地方。這是越南最大的廣場。它位於巴庭郡的雄王路,也是胡志明主席寢陵的所在地。該廣場是巴庭(Ba Dinh)歷史文化遺蹟的一部分。它是歷史的見證,留下了時間和歷史的痕跡。這是越南首都的心臟,是越南首都人民和全國人民的驕傲。
國慶節那天,每個去巴庭廣場的越南人都感到非常自豪。9月,來自全國各地的成千上萬的人們在懸掛的紅旗下的巴庭廣場慶祝國慶日。國慶節期間,從同奈來到河內的阮氏披興很激動。
她說:「這是我在國慶節期間首次訪問巴庭廣場。我仍然可以在上午6點觀看升旗儀式。我非常激動,充滿民族自豪感。這裡的每一刻都是神聖的。」
今天是越南國慶節,感受一下越南國慶升旗儀式!(可點擊查看)
巴庭廣場(Ba Dinh Square)是河內的心臟,是首都的歷史古蹟。在這裡舉行對越南人民特別重要的事件。1945年9月2日,胡志明主席在河內及附近地區的500,000人面前宣讀了《獨立宣言》,宣布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誕生。
那年秋天,胡志明主席在歷史悠久的巴庭廣場上宣讀的「獨立宣言」的影像仍然閃耀,這一刻仍然留在許多越南人的腦海中。
巴庭廣場是越南最大的廣場,長320米,寬100米。中間有210片草坪和一條1.4米寬的人行道。廣場中央有一個25米高的旗杆,金色的紅旗每天都在飄揚,以宣布國家的獨立和主權。過去,巴庭廣場(Ba Dinh Square)是唐隆皇城的一部分。
1894年,法國殖民主義者佔領河內,他們建造了一個名為圓昌的小花園。越南推翻法國統治並宣布越南獨立後,河內市長陳汶萊將花園的名稱改為巴庭花園,以紀念清化省恩貢縣巴庭地區丁公壯領導的反法起義19世紀末省。從那時起,巴庭廣場(Ba Dinh Square)也有了很多名字。
李文蘭教授說:「 1945年7月,這個地方改名為巴庭花園。1945年9月2日,這是胡志明主席閱讀《獨立宣言》的地方。因此,在1945年12月,它被稱為獨立花園:在法國佔領期間被稱為洪龐花園,1954年10月10日首都解放後,河內市人民委員會決定將其改回舊名「巴庭花園」,此名稱逐漸由花園到廣場。」
巴庭廣場外是重要建築物,例如主席府,巴庭會議廳和國會大廈。它還在每個越南人的心中包括胡志明主席的聖陵。
河內巴庭區居民杜佔生說:「每次訪問胡志明主席陵墓,我都會感到非常興奮。儘管我現在還不年輕,但是當我來到這裡時,我仍然像以前一樣興奮。」
巴庭廣場(Ba Dinh Square)是河內最美麗的風景和建築,其文化和歷史價值一直與越南民族變革息息相關。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這個地方仍然是精神價值的地方,在越南人民心中佔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