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學之聲 根據澎湃新聞、武漢晚報等整理
陝西醫院為醫生配報警手環,中國的醫生和患者是否真的「友盡」了
近日,#陝西醫院為醫生配報警手環#上了熱搜。
據澎湃新聞報導,陝西省人民醫院購買了一批報警手環,部分投入使用,相關安保措施還在規劃中。
該院一名工作人員表示,陝西省人民醫院很重視保障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安全,考慮到醫院床位多、人流動量大的實際情況,為保證醫院內人員的安全,院方正規劃一系列安保措施。比如為醫生配備報警手環、在病房安裝報警按鈕等,希望能夠切實保障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安全。
此消息一出,熱議聲不少。這麼做是激化矛盾還是防範於未然?對此,有人表示支持:
有網友表示治標不治本:
不少人認為,醫患矛盾遠沒嚴重到需要讓醫生隨時準備報警的地步,而且,誰敢保證戴上報警手環就能阻止意外發生?
也有人認為,不少傷醫案件都呈現出「瞬時失去理智」的特點。事後依法懲戒處罰固然重要,但如果能在事發前就有效預警,給醫生增加一個自我保護的手段,有何不可?
一鍵式報警,最起碼可以在衝突發生時,給遇襲人員求救的機會,可以有效地減少惡性事件的發生。除此之外,還可以藉此告訴大家:醫院是個看病的場所,不是一個可以隨意撒潑的地方。
此前,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推出「先安檢,後看病」措施引發廣泛關注。有人反對,認為會加深醫患矛盾;有人贊同,覺得醫院此舉很溫暖。
據央視網1月12日消息,白巖松評論醫院裝安檢門一事稱,要用多個層面的工作給醫生安全感,裝安檢門只是其中的一種實驗,還包括增加保安力量,有探頭,有醫生可用的緊急呼叫器等等。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醫院會開始「設安檢」、「發報警手環」?醫院,本是一個看病救人的地方,但如今傷醫、辱醫事件時有發生,不給醫護人員一個安全的行醫環境,讓人如何安心看病呢?醫院的無奈之舉的背後,我們是否應該反思,究竟是什麼讓我們醫護如此沒有安全感,究竟什麼時候才能「治本」?
- END -
/ 相關閱讀 /
·動真格!醫院安檢來了!第一天,就查出。。。
/ 推薦閱讀 /
·這樣教你看心電圖,沒有理由看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