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愚人節,牽動海口全城的13歲失蹤女孩不到24小時就遇害了。多希望上天給我們開了個玩笑,小姑娘只是偷偷藏了起來。
在惡面前,我竟然感受到了「全城轉發」的無力。
據稱,兇手竟然還是一位20多歲的年輕男性,於2018年3月初認識受害人,3月30日晚將受害人騙至小區內將其殺害。簡直是喪心病狂。
為什麼最近社會上總是發生女孩子失聯不久後就遇害的事件,為什麼就算是父母家人千叮嚀萬囑咐還是避免不了自己的孩子遇到危險。因為孩子的心智還不太成熟,不能像成人一樣有警惕性和分辨是非的能力。甚至剛出社會20多歲的女生,發生失聯遇害的事件也非常多。
父母不能保護孩子一輩子,過度的保護甚至還會對孩子帶來傷害。我們應該做的,不是把孩子關在一個可掌控的安全範圍內,而是教會孩子如何讓自己避免受到傷害!
最簡單直接的一點,就是要教會他們如何一眼識別反社會人格的「危險人渣」,繼而遠離危險。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的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上分析,有以下人格表現的,就可以一眼識別他是「危險人渣」:
1、邊緣性人格,這種人好的時候特別好,然後說急的時候就急,所以他是在一個界限的兩邊跨來跨去,比如殺害江歌的陳世峰就屬於邊緣性人格。遇到這種人的時候,你一定要認慫,就別再刺激他,徹底認慫,然後慢慢去緩解他。
2、被動攻擊人格。被動攻擊人格他的特點就是比較壓抑。其實他很恨你,但是他要跟你一副笑臉,屬於表現和內心完全不一致,這種人表面沒事,其實內心已經積攢了很大的東西。哪天要是他不高興了,就跟你翻臉。如果那個人特別的端著,那麼就要嗅到這種危險氣息,要適當的遠離。
3、本我人格。一般將人格的發展三個階段。第一個是本我,本我就是我想幹嘛就幹嘛,快樂原則。第二個階段叫自我,自我是要根據外部的情況審時度勢,所以它叫現實原則。「危險人渣」認為就是說你對不住我,然後你為什麼要這樣對我,所以他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完全沒有自我。所以這種人也不會有第三個階段:超我,就是不會有自我良心,不會超過來審視自己。
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馬未都表示,特別壞的人是可以看出來的。一種是眼神閃爍不定的人,一種是眼神極為陰鬱的人。碰到這兩種人也要遠離。
90後作家蔣方舟認為沒有共情能力的人,想像不到別人痛苦的人,也是「危險人渣」。他顯示出來的是一特別成熟、特別穩重,幹什麼都特別冷靜,但是他其實是沒有共情能力,容易失控越界,比如上海殺妻放冰櫃案裡的朱曉東。遇到這種人,不要覺得他酷,也要適當的遠離。
學會如何一眼識別反社會人格的「危險人渣」後,女孩子們也要學會如何尊重自己。因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對方的尊重。
跟人相處,無論是熟知的還是剛見面的,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則。例如,晚上出去玩九點半必須回家,然後這個點說走就走。在跟男性的相處中,衣服儘量不要穿得太暴露。要讓相處的人明白,你是愛自己的,是有原則有底線的。守住自己的底線和原則,這點沒錯。
希望大家要以此為鑑,萬事多留心,保護好自己,教育好小孩,每一個家庭都完完整整,每一個人都一生平安!
最後,為逝去的年輕生命默哀,天堂沒有黑暗,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