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通常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評定不同的是,意式風情區美食街的等級評定一個季度開展一次。
李強介紹說,這意味著監管部門的工作量成倍增加,但付出的辛苦也得到了回報。「美食街上的餐廳都特別在意『有幾顆星』,因為它與消費者的選擇、經營者的效益緊密掛鈎。有一次,一家餐廳由於切生食和熟食的菜刀沒有按規定擺放,不僅被降級,還因此整改三天。」
「我們要求食品安全等級評定必須擺在店門前最明顯的位置,讓客人一眼就能看到,方便選擇。這一舉措給經營者以壓力,讓他們在日常操作時,將食品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李強表示,我們不設星級「終身制」,每個季度的第一個月進行評定,同一季度還要求隨機進行兩次評級,並實行「一戶一檔」管理。目前,意式風情區有23家餐廳被評為「五星」,9家餐廳被評為「四星」。
由於義大利風格建築的特殊性,有的餐廳後廚製作間在地下室。為此,該局採用三重監管舉措規範其操作行為:一是現場的明廚亮灶,消費者在大廳通過大屏幕可觀察後廚操作;二是「食安心」手機APP,消費者在家裡可通過手機查看;三是「遠程視頻監管系統」,監管人員在監控室通過大屏幕觀察,還能實現「雲對講」,隨時糾正不規範操作行為。
在意式風情區,監管人員不僅嚴格監管餐飲單位,也時時處處為餐廳的精打細算著想。
記者在一家製作中餐的後廚看到,清洗區的三個水龍頭處有三個標示牌,分別寫著「清洗池」「消毒池」與「衝洗池」。一位監管人員介紹說,這些牌子有時會沾到水,他們就特意提醒商家,選用亞克力材質製作牌子,結實耐用不怕水衝,還不容易發黴生鏽。「每塊牌子的成本價在20元左右,比起廉價的材料雖然貴了點,但是經久不壞,商家可節省成本。」
意式風情區食品安全示範街的成功打造,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引領效應。近期,江蘇省、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福建省泉州市等地的考察團先後來到這裡,調研食品安全監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