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2018年施政報告中表示,香港將禁止電子菸。其理由原因是為保障市民,特別是兒童和青少年的安全。
實際上,香港醫學界早已呼籲禁止電子菸。今年10月5日,香港一些醫學界及病人組織宣布成立禁電子菸大聯盟,並促請特區政府應儘快禁止電子菸及加熱煙等新興菸草產品。
他們表示,公眾對電子菸普遍存在誤解,誤以為電子菸可有助戒菸,但其實電子菸和傳統香菸相比,煙霧中同樣含有尼古丁,甲醛等有害化合物,影響人們身體健康。
表面上此次禁菸是源自民眾健康問題,但這場禁菸風波背後的言論,卻涉及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從電子菸的誕生開始,就一直存在!
電子菸的誕生,最初是作為香菸的替代品存在。
2003年,北京中醫師韓力發明了電子菸並取得專利,同年創建世界上最早的電子菸品牌「如煙」。
憑藉「幫助消費者成功戒菸」的口號,4年之後,2007至2008年如煙的銷售額高達10億元,號稱已經售出超過30萬支電子菸。據說當時如煙的工廠24小時不停趕工都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但好景不長,2006年,如煙的「戒菸效果」遭到央視曝光,電子菸的安全性和監管問題被推上風口浪尖。從而也引發了電子菸是否能幫助菸民戒菸。
答案很直接:不能!
不說什麼很難理解的科學證明,就從最笨的角度來看,如果電子菸真的能夠幫助菸民戒菸,這十多年過來了,為什麼傳統香菸還沒斷絕?政府為什麼沒有大力宣傳電子菸?
雖然無法幫助戒菸,但從健康的角度來說,電子菸和傳統香菸相比,會不會更好一些?
其實,電子菸一樣有危害,闖客戒菸法曾經詳細介紹過電子菸的危害,不了解的朋友可以點擊【電子菸的危害】,進行閱讀。
而且此次香港全面禁止電子菸的原因,也是電子菸不僅不能幫助戒菸,還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但很多網友對此提出了質疑,如果真是為了健康著想,那怎麼不把傳統香菸一起禁了?說到底電子菸還是動了別人的奶酪!
對於香港推行全面禁止電子菸以及新型菸草產品,有很多網友表示實際原因並非單純是因為電子菸對人體的危害,而是由於電子菸搶佔傳統菸草市場份額,導致國家稅收降低。
網友表示:禁止電子菸的行為是國家對市場的宏觀調控,說到底本質還是因為利益,不然為什麼不連菸草一起禁止了呢?
其實,站出來反對的人往往不是想戒菸的人,而是想吸菸的人。
電子菸雖然可能會影響到傳統香菸市場,但因其傳統香菸市場的巨大規模,電子菸的影響力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
和電子菸相比,傳統香菸的相應法律法規比較健全,而電子菸作為新興事物,其法律法規還沒有完善,不好管制。
另外說為了健康傳統香菸也應該禁止的網友,可能把禁菸想的太簡單了,禁菸不僅僅是說說那麼簡單,這其中涉及到稅收、政治、人心、社會治安等問題。
說到底,我們作為普通大眾的一員,這一場禁菸政策背後的原因,我們無法做出更多的評價和幹預。
我們更多的是希望危害大眾健康的東西一點點消失,有益於社會的東西越來越多。
請你幫個忙,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大家轉發給你身邊吸菸的朋友,或你愛的人。
三手煙的危害竟然是二手菸10倍,一組漫畫告訴你什麼是三手煙
老菸民注意:還在用這個方法戒菸的請緊急剎車,99%的人已經失敗
戒菸竟然也有害處,這個「壞處」困擾很多人【內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