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桂發二,是貴仁科技創始人,今年是我參與科技治水的第十三個年頭,也是我擔任杭州市科技河長的第三個年頭。
我做科技治水企業的初衷,離不開中科院院士劉昌明的啟迪。2009年與劉昌明院士交流時,我深知治水是一門大學問,對人類的生產、生活、生態有深遠的影響。中國科技治水起步晚於國外,國內水循環的數學模型和建模工具基本是國外產品的天下。而且這些工具做得太過專業,缺乏人文關懷。
科技治水的目標是將天上、地表、地下中的水數字孿生到虛擬數字世界中,模擬水循環的全生命周期,從而為人類的生產、生活、生態服務。我們原本希望用10年的時間研發出此產品,結果由於評估不足,現在用13年時間才初步完成此作品。
我們先在西藏苦寒之地做山洪預警,後面又到長委拜師學藝,打造了「長江流域洪水預報調度一體化系統」,然後又上岸進城做海綿城市、智慧水腦。實戰過程中,我們一直在思考,水這個行業的痛點、難點、堵點是什麼?這個時代科技治水需要什麼樣的治水神器?水管理的職能部門多,數據和系統各自獨立也是治水的痛點之一,能否通過一個平臺一網統管,實現系統治水、科技治水?
機遇總是垂青於有準備的人。非常榮幸我們在濱江創業,濱江給我們提供了好的科技治水全場景服務。我們在濱江打造了貴仁治水雲平臺,系統解決水安全、水環境、水平衡。
在濱江區政府的支持下,貴仁科技打造的「濱江治水雲平臺」,應用貴仁模型技術,為城市水治理打造智慧水腦指揮中心。平臺打通各部門數據壁壘,形成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等一系列問題,可感知、可預警、可溯源;形成事件「發現—派發—處置—反饋」全過程閉環管理,達到「部門聯動、平戰結合、一網統管」的目的。 以偷排為例,通過平臺的實時監測能夠迅速發現水質變化,通過水體運動的模擬可以定位偷排範圍,發送任務給對應的職能部門前往排查處理,如處理完成可及時更新處理狀態,結束這一任務周期。智慧水腦的治水理念獲得廣泛關注。在水環境治理上,我們也進行了創新嘗試。城市的汙水廠建在郊區,佔地面積大、市政管網等配套多、綜合成本高,我們在濱江永久河邊建造了景觀化分布式淨水廠,道法自然,將生活汙水就地處理、然後再回到自然。佔地面積2000平米,每天處理1.6萬噸汙水,淨化後的水達到準III類水標準。景觀化的設計,與公園濱、花城濱、國際濱和諧一致。貴仁科技將持續秉承「貴在踐行、仁為己任」的理念,用科技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實現人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