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關注我們
近兩年,「共享」無疑是我們生活當中的熱詞。說到共享,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網約車啊,共享單車啊。不過,其實還有很多稍微小眾一點的共享形態,他們正在接受市場的檢驗。今天我們先和大家講講「共享房屋」。假如你們家裡如果有閒置的沙發、床鋪、房間甚至房屋,你願不願意與陌生人進行分享呢?雖然「沙發客」在國外很流行,不過我們身邊似乎還不多。
這位年輕人名叫謝肇山,畢業於中山大學外語系。2012年,熱愛旅遊的他辭掉工作,獨自一人騎自行車環遊全國。每到一個地方,他都會通過微博發布「求住」信息,希望有熱心網友能免費收留他這位「沙發客」在家裡過夜。
我2012年出去旅遊,玩了兩年,這兩年期間,自己做過「沙發客」,住了80多次。
為了償還在各地欠下的「人情債」,謝肇山回到廣州後,在某沙發客平臺上註冊成為「沙發主」,並利用自己租住的一套兩房一廳,開始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沙發客」入住。
房間35平方米,每次接待兩批沙發客,有時是情侶或夫婦一起來住,總共接待過85位「沙發客」,其中有80個挺滿意的,並願意他們再次來作客。
儘管「沙發客」是一種互助住宿的體驗方式,且不能為屋主創造經濟價值,但在謝肇山看來,如果在安全的前提下,能將房屋這種高私密性的空間與陌生人進行共享,其產生的人文交流將帶來無窮的樂趣。
有些「沙發客」會帶當地特產給我,還有故事的分享,以及下廚美食分享,大家都玩的很開,他們也歡迎我到國外旅遊時,能去他們家裡住。
如果說「沙發客」只是共享房屋的一種初級形態,那麼目前國際上知名的「airbnb」,以及國內的「螞蟻短租」、「途家」、「小豬短租」等民宿短租平臺,則實現了「共享」與「經濟」的結合。
共享房屋是一種新型業態,它為公眾住宿,提供了更多選擇,尤其為正處在創業時期的年輕人,提供了便利,而且還降低了住宿成本,因此有很多市民都認為,共享房屋這個「大蛋糕」,未來市場前景是很好的。
剛從美國留學歸來的小袁告訴記者,她在國外旅遊期間,就曾經通過「airbnb」租住民宿,不但價格比住酒店便宜一半以上,還能更深入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
雖然在管理、衛生、設施以及服務方面不如專業酒店做的好,但對於窮遊玩家來說,就特別適合,有一次去滑雪租了間小屋,對方房東基本沒露面,他直接告訴我,鑰匙在門口信箱下面,你自己找吧,國外有這樣的信譽系統,而且還有保險來保障住客。
近日,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住房分享發展報告2017》顯示,中國住房分享市場發展潛力巨大,2016年交易額為243億元,參與住房分享活動的人數估計超過3500萬。
但有網友指出,大部分平臺雖然是打著「民宅共享」這個概念來推廣,但實質還是以酒店方式來運營。並且目前國內住房分享的消費習慣尚未形成,服務標準、監管尚處空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萬一有人租房子,不是用來旅遊的,是從事違法行為的,那怎麼辦。
還是有些擔心,你不知道房客是什麼人,儘管他在網上有認證,但害怕他把我家弄髒了。
本微信為廣東廣播電視臺《今日關注》欄目唯一官方微信公共帳號! 歡迎各位通過微信報料,報料時請務必留下您的聯繫電話!
長按二維碼關注,馬上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