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
……
你見過共享房間嗎?
不僅共享而且免費,
軟沙發、零食、茶水一應俱全,
這樣的共享房間,
你想試試嗎?
📌點擊觀看視頻↓↓
視頻:中新社記者李思源
這樣一個無人看管,
從不鎖門,
24小時亮著燈的免費「共享房間」,
就出現在福建廈門!
當地時間10月31日,小新(cns2012)來到位於廈門市沙坡尾這個名為「路燈計劃」的共享空間,其貌不揚,甚至建築外牆有些陳舊,走進一看卻別有洞天:
在120平的空間裡面,軟沙發、木質桌椅、零食、茶水一應俱全,桌子和簡易壁柜上還擺放了鮮花和書籍,營造出溫馨舒適的文藝氛圍。任何陌生路人都可以進來免費享用空間,自助服務。
這個共享空間的發起人邵東強說,在這個完全自由的空間裡,你可以自助地燒水泡茶,拿起書本讀一會兒,在留言簿上記錄你的感觸,又或者,只是靜靜地坐著歇歇腳。
「路燈計劃」發起緣由
「路燈計劃」共享空間的發起人叫邵東強,2013年從海軍退役後就留在了廈門。去年「莫蘭蒂」颱風正面襲擊廈門,導致多處停水停電。經歷那場罕見的風災後,邵東強決心打造一個能為所有人帶來溫暖,如路燈般長亮的共享房間。於是,他就花了幾個月尋找場地,籌集經費,設計施工,硬是把連屋頂都沒有的廢舊廠房,改造成了整潔舒適的共享房間。
遊客 凌寒:
在這裡會認識很多新的朋友,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可以一起做事的夥伴。工作的時候,可能大家覺得這個社會特別現實,在這裡會覺得,我可以找到一些不一樣的,溫暖的地方這樣子。
遊客 劉宏志:
這邊東西都是大家自取,然後大家能自覺做到把這當成自己的家,進行一個共同的維護,每個人來可能就取完茶水之後,或者喝完茶泡完茶之後,都能把這裡的衛生給主動打掃乾淨,我認為這點就很不錯,就不會像出現現在一些共享經濟所出現一些破壞行為。
中新社記者呂明 攝
門的位置被刷成橙色,就像一束暖燈光從頭頂灑下來。「無論在什麼時候,給需要的人點亮一盞燈,帶去一點溫暖。」邵東強說,這是「路燈計劃」設立的初衷。
遊客在共享房間裡聊天。中新社記者呂明 攝
遊客在共享房間裡看書。中新社記者呂明 攝
這個共享的房間常常能收穫不少驚喜,有人自己做了手工藝品,送到這裡與大家分享,有人把家裡的舊書捐到了這裡,還有人主動提供起了免費的茶葉。
遊客在共享房間裡看書。中新社記者呂明 攝
中新社記者呂明 攝
遊人對房間寫下的留言。卡片寫的到處都是,留言本一個月就寫滿一本,邵東強說,看別人的留言,心情會變得好起來。
遊客在房間裡面參觀。中新社記者呂明 攝
中新社記者呂明 攝
「留下一塊純淨理想化情懷,不能全部商業化。」這是邵東強對文創的理解。
遊人在房間裡歇腳、聊天。中新社記者呂明 攝
邵東強說,起初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然後是為了滿足一群人的需求,現在是想讓更多人共享這種需求,希望這個「更多人」沒有範圍,面向整個社會。
中新社記者呂明 攝
「我個人不代表空間,空間不代表我,有一天大家都理解路燈,誰都可以做。」邵東強說,他只是為共享空間埋下了一顆種子,希望未來有更多人加入進來,讓這種基於信任的共享擴散出去。
「路等計劃」共享房間的守則。中新社記者呂明 攝
「『路燈計劃』不僅可以為遊人提供歇歇腳的地方,展現人性的美好,也可以讓大家學會發現美、欣賞美」,邵東強說。
遊客參觀共享房間。中新社記者呂明 攝
邵東強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尋找場地,籌集經費,設計施工,硬是把沙坡尾一處連屋頂都沒有的廢舊廠房,改造成了整潔舒適的共享空間。
中新社記者呂明 攝
小新推薦
這群小學生堅持30天做同一件事!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含這種成分的中藥致癌?食藥監總局回應了!
編輯:徐豔瓏、楊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