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記者見到喻春喜時,他正在自己的文創公司給員工開會。在喻春喜的身上,有著「多重身份」:重慶盛世榮華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江津區政協常委、農工民主黨江津區副主委、重慶市歐美同學會副會長、江津區青年商會會長、江津區決策諮詢委員會經濟專委會副主任專家等。
「由於多職在身,所以我參政議政的機會很多。感謝組織對我的信任,我最好的報答就是以身作則、上傳民意、下察民情、關注民生。」喻春喜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擔任十六屆區政協委員以來,喻春喜先後以提案、建議、意見方式提出了《關於優化綦河流域城鎮及產業規劃的建議》《關於進一步發揮地方文化底蘊優勢著力開發各具特色的文化產品的建議》《關於把健全人才機製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長效工作來抓的建議》等10多項建議意見。其中,《關於優化綦河流域城鎮及產業規劃的建議》被區文化旅遊委採納,並用於江津東線全域旅遊的計劃。
此外,喻春喜還牽頭完成了「重慶市『十四五』期間創新科技支撐生態綠色發展」「江津在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中的作為研究」「江津發展第三產業的對策與建議」等重點課題。
今年,喻春喜又帶來了關於打造西域農業創意中心方面的建議。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交匯和過渡時期,喻春喜有意打造一個呼籲農業現代服務的平臺,包含新技術、產品研發,鄉村直播帶貨人才培養等措施,以文創賦能方式,指導各鎮街實施「一村一品」發展特色農業,帶動鄉村振興。
喻春喜認為,作為政協委員,還要傳遞正能量。為此,他積極支持並參與脫貧攻堅、貧困學生助學、抗洪救災及災後重建等公益活動,先後捐款捐物合計200多萬元。在區政協「精準扶貧行動」中,他幫助8戶貧困戶脫貧。
「傳達群眾殷切心聲,民生無小事;解決部門疑難雜症,小切口解大難題。這是政協委員的職責和能力。」喻春喜堅定地說。
(記者 董志慧 實習記者 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