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老祖宗的總結需謹記

2021-02-24 史學界的9527

對於很多農村人來說,一般都會存在一個大家族,每個家族都有屬於自己的祠堂;親戚之間的走動,也是比較頻繁。但是,人情往來總有淡薄的那一天。

於是在一些農村老人的口耳相傳之間,就是所謂的俗語,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

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流傳著這樣一句有關於「親戚關係」的俗語「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其實古人的話粗理不糙,暗含深意!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這句俗語從字面上可以大致理解為:「在古代農村,親戚之間關係的親疏遠近,是一個逐漸疏離的過程。」古時候的農村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社會現象,原因其實並不複雜。

首先,特殊的農耕文化造就了這樣的特殊現象

在古時候的農村,人們都是以家族的形式聚居在一起,因為這樣可以「抱團取暖」,不僅能夠大大提高個體抗擊外部風險的能力,也能夠為彼此提供更多的食物,以助於族群的繁衍生息。

但是由於土地等資源畢竟是有限的,當一個家族無法養活太多人的時候,就會出現「分化」;於是逐漸就用血緣關係來區分哪些人屬於「自己人」,哪些人屬於「外人」。這是特殊的農耕文化造就了這樣的特殊現象,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說法,即「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

其次,這是一種自然選擇的結果

對於古時候的農村人來說,依靠血緣關係來區分親疏遠近,這既是一種社會資源的重新分配,其實也是一種自然選擇的結果。

比如現在結婚,就有「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不允許結婚」的規定,其實就與這句俗語「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有異曲同工之妙!

最後,社會很現實

其實,社會就是人與人關係的總和;當一個家族的延續與傳承的旁支後人無法依靠血緣關係得到效益的時候,血緣關係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於是人們會去尋找新的「共同紐帶」,比如財富、地位、理想等等!所以這句俗語「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其實說的很有道理,話糙理不糙!

總結:這句俗語「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雖然說得在理。但是對於新時代的年輕人來說,血緣關係並不是人與人之間唯一的紐帶;在社會奮鬥,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幹出驚天動地的偉業,也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青史留名;

但是只要能儘自己最大的能力,保持善良、做好人、做好事!這其實就是最優質的正能量,這樣的人生才是值得敬重的人生!願與諸君同奮進,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今日話題:你們對這句俗語「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還有其他的領悟嗎?歡迎在下面留下你的精彩評論!

相關焦點

  • 紫金客家人常說:一代親,二代表,三代閒了了,四代屙尿瓢!
    客家民間俗語是客家地區廣為流傳的民間口頭語言,具有濃厚的地方性色彩。它凝結著客家地區廣大勞動人民豐富的智慧結晶,反映了人民群眾的生活經驗和思想感情,寓意深刻,富有教育性,易記易傳,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
  • 客家人常說:一代親,二代表,三代閒了了,四代屙尿瓢!
    1、宗族觀念一代親,二代表,三代閒了了,四代屙尿瓢;好子不要爺天地,好女不要爺嫁衣;兄弟分家成鄰舍,上晝分家下晝借;生子防絕,生子為孝,生子防窮防老。13、哲理俗語死田螺唔曉過坵 ;年三十的雞子,養唔大;餿粥餿飯好食,冷言冷語難聽;禾就怕寒露風,人就怕老來窮。
  • 民間俗語:「好女三六九,好男二五八」,到底啥意思?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俗語流傳到現在,雖然不如唐詩宋詞那般的經典,但是卻勝在朗朗上口,通俗卻有三分哲理。
  • 農村俗語:「一輩親,二輩淡,三輩親戚不管飯」,啥意思?
    老祖宗們經過時間的積累,仔細地觀察,最終將他們生活中的一些經驗和發現的一些道理給我們總結了出來,然後形成了俗語這樣一種語言形式。
  • 老祖宗俗語:「五十親三人,如玩火自焚」啥意思?
    比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五十親三人,如玩火自焚」。這個俗語,到底啥意思呢?說的是哪三人?畢竟只要你擁有好的生活習慣,身體不舒服及時就醫,活過百歲可能並不算多太遙遠,言盡於此,咱們來看一看到達五十歲時,「親」哪三人會如同玩火自焚呢?
  • 民間俗語:「白虎穿堂」,究竟啥意思?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其中有這樣一句農村俗語「白虎穿堂,家敗人亡」,有道理嗎?白虎指的是啥意思?
  • 俗語:好女三六九,好男二五八,究竟什麼意思?
    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
  • 俗語:「好女三六九,好男二五八」,到底啥意思?
    ,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雖然不如唐詩宋詞那般的經典,但是卻勝在朗朗上口,通俗卻有三分哲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句俗語是:「好男二五八,好女三六九。」
  • 民間俗語:「白虎穿堂,家敗人亡」,究竟啥意思?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其中有這樣一句農村俗語「白虎穿堂,家敗人亡」,有道理嗎?白虎指的是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有什麼講究嗎?
  • 民間俗語:「有千年的本家,沒有百年的親戚」,到底什麼意思?
    有句老話是「有千年的本家,沒有百年的親戚」,這句話應該意義上來說,並不是真正的俗語,只不過老人經常掛在口頭上,那麼這句老話裡面出現了本家,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民間俗語:「堂屋有量不生災,明堂寬敞出貴人」,究竟啥意思?
    俗語說「立夏麥芒生,晝夜灌漿忙」,立夏到小滿之間,是冬小麥生長最為關鍵的時節。此時麥已「小滿」,距離夏收還有1個多月,也是嘗鮮最好的時節,行走在麥田小道上,隨手掐來一簇小麥,或用火烤或雙手搓來,那濃濃的麥香,沁人心脾!生活在農村,24節氣少不了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俗語,這是先賢在長年累月的積澱中總結出的經驗,能夠輔助農事,提醒莊稼人別誤農事!
  • 古人云:「吃飯大汗,一生白幹」老祖宗這句經典俗語是什麼意思?
    ——明·袁白賓《楚江情》農村中至今還流傳著一些古人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聽起來並不複雜,基本上都是大白話,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其中的道理,雖然說是這麼說,但是知道俗語背後道理的人其實並不多。農村的俗語五花八門,這些俗語的內容也包羅萬象,大多是古人的經驗之談,比如老祖宗留下的這兩句俗語,就讓人受益終身。古人覺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養生。
  • 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什麼意思?
    有這樣一句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臘月已到,你知道有哪些忌諱要注意嗎?  臘月第一忌:忌搬家  「喬遷新居」固然是喜事一樁,但是對於舊社會的農村人而言,年尾的臘月最為忌諱的一件事情就是「忌搬家」;為什麼老祖宗會有這樣的忌諱呢?
  • 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究竟是什麼說法?
    於是在民間就有這樣一句俗語廣為流傳:「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直至如今,老祖宗的話還適用嗎?在民間這樣一句俗語更是深入人心:「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對於古人而言,結婚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傳承香火,否則就是「大不孝」。
  • ❶隨州一女子在荊州某賓館內離奇身亡 ❷隨州越野車燒成「火車」殃及鄰車❸一代親二代表,三代真的能丟了?
    現場指揮員立即下令作好戰鬥部署,命令一號車出一支水槍,從車頭方向堵截、打壓火勢並阻止火勢向周邊車輛蔓延;二號車隨時準備為一班車供水。其他戰鬥員現場警戒,疏導交通秩序。經過水槍20分鐘的高壓衝擊,火勢很快被撲滅。為防止復燃,現場指揮員命令,對車輛進行全面降溫5分鐘,重點對車頭蓋進行冷卻。
  • 農村俗語:「雨打墓三代富,雨淋板各半邊」,啥意思?
    農村俗語:「雨打墓三代富,雨淋板各半邊」,啥意思?轉眼間,時間就來到九月中旬,中秋剛過去,農村裡的莊稼就要迎來收成,那些趁著休閒的日子出外打工的人,現在也陸陸續續地回到家鄉,開始準備收穫的工作。城裡人所居住的一般都是樓房,平時個個都待在家裡,而農村就不一樣,他們居住的房子都比較接近,所以平時空閒下來,坐在屋外的時候,都會聊起天來。
  •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門不離五」啥意思,到底有什麼講究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不管在哪個方面都有一套一套的俗語,規矩,而這些俗語文化雖然在現在看來是封建迷信,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這些可以使一代一代人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精煉出來的文化結晶
  • 農村俗語:「細女也怕撩,粗木也怕搖」是啥意思?
    而在這些文化史詩之中,俗語就是其中的一種。有些俗語雖然簡單而且通俗易懂,但其中卻蘊含著很多哲理,這些哲理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前幾天,與一位老農聊天,聊著聊著,聊到了男孩子追女孩子的話題上。然而,我們民間還有這樣一句俗語----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一般來說,只要男孩子下足功夫,用心去追求這樣的女孩子,也是一定能夠追到手的。但是,這個「追」的過程可能很漫長,可能會遇到許多挫折。不過,只要男孩子有堅韌不拔的毅力,用心地去「感化」這種女孩子,那麼,就一定能夠俘獲這種女孩子的心,從而喜結連理,共度青蔥歲月。
  • 老祖宗忠告:「遇到這三種親戚,儘量避而遠之」,中年人需謹記
    親戚是有共性的,在過往的時間長河中,老祖宗也總結了一些忠告,比如今天要告訴大家這三種親戚儘量避而遠之,當心福氣慢慢溜走。一、太自私的親戚,有借無還讀者們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或者看見過類似的事情?二、太勢力的親戚,嫌貧愛富《增廣賢文》中有一句膾炙人口的打油詩,詩文如下:「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席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沒有人喜歡太過勢利的人,但好在大家都會裝。剛剛步入社會,相信每個人都想與他人坦誠相待,願意相信彼此的誠意,但社會畢竟不是家裡,沒有人可以在社會裡給自己開金手指,到頭來,我們終將發現依靠的只能是自己。
  • 民間俗語:「家中有三癮,家敗人也亡」,指的是哪「三癮」?
    老祖宗留下很多忌諱,其中有一句俗語說道:「家中有三癮,家敗人也亡」,指的是哪三癮?古人的話讓人警醒,想要家庭幸福不妨一看。一、酒癮,嗜酒不耽酒宋代詩人姜特利在《飲酒》中寫道:「平生嗜酒不耽酒,不愛深斟愛淺斟。」嗜酒、耽酒可不是一回事,前者愛酒卻不至於沉溺其中,更多的是表達對酒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