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為自己離災害很遠,現實卻毫不留情:
水災、地震、火災等災害突然發生時,人們很容易被困於某地或在逃生中受傷。《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根據《北京市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手把手教你備齊一個「家庭急救包」,在災難來臨時幫你化險為夷。
普通家庭,如何準備急救包?
近日,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對《北京市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進行了完善。《生命時報》以此為基礎,為大家梳理了一份家庭急救包清單。
災難後,氣溫溼度等周圍環境都會發生巨大變化,易導致呼吸道感染或胃腸道感染,建議常備抗感染、抗感冒、抗腹瀉類非處方藥
抗感染藥物:準備一兩種,如青黴素類、頭孢類、蒲地藍口服液等。
止瀉類藥物:準備一兩種,如止瀉寧、藿香正氣丸等。
抗過敏藥:周圍環境變化還可能會放大過敏原,所以也要儲備如氯雷他定、息斯敏等抗組胺藥。
止痛藥、退燒藥:為應對可能出現的傷患情況,最好準備一些止痛藥物如芬必得等,以及對乙醯氨基酚等退燒藥。
治療慢性病的藥:家中有老人或慢病人群,常用藥物也應在急救包中儲備一份。例如,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儲備一些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有高血壓患者的家庭要儲備降壓藥;有糖尿病患者的家庭要儲備降糖藥或胰島素等。
需要特別提醒,清單中的碘伏棉籤是給傷口消毒殺菌的,更適合家庭,碘酒對皮膚的刺激性強,用量需要控制。
急救包中的呼吸面罩和止血帶,是人們很少接觸且容易用錯的。
⦿ 呼吸面罩
呼吸面罩作為火災中抵禦有毒煙氣和粉塵吸入的「有效武器」,應該將面罩兩頭的密封塞全部拔掉才能佩戴,不能只打開一端,否則很難保證正常呼吸。
⦿ 止血帶
止血帶多用於大出血時急救,但盲目使用可能造成遠端肢體缺血、壞死,甚至危及生命。
總體而言,急救包一定要體積小、重量輕且花費代價不太大。
基礎版清單每個家庭必備,有些儲備有難度的,如滅火器、防火毯、呼吸面罩等,可用浸溼的毛巾替代,也能起到一定保護作用。
擴充版清單中的物品可以按需儲備。耐用品一般按家庭成員人數來決定量;消耗品最好儲備2周用量。
急救包最好每半年或一年就仔細檢查並更新,尤其藥品,如果儲存條件不當,會出現變質、失效等問題,可通過是否變色、保質期是否過期、說明書儲存條件要求是否滿足等來判斷。
急救包在家中擺放的位置應該是除幼兒外所有家庭成員都熟悉且容易拿到的地方,儘量避光儲存,放在鞋櫃、床頭櫃、衛生間等地。▲
本期編輯:張杰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電話垂詢
業務合作:010-65363765
內容合作:010-65363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