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防災手冊》教你地震來時該怎麼辦!

2021-02-23 日本情報醬

請轉給有需要的人

地震發生時應謹記三口訣:「趴下、掩護、穩住」,儘量躲在桌下並抓住桌腳、牆腳或床邊,雙手抱頭保護頭部,不要慌張奔跑等,也不要貿然關火或搭乘電梯,行車中則減速靠邊停。

日本NHK請來插畫家寄藤文平與NPO法人PLUS・ART共同製作的防災網站中提到,地震發生傷亡的原因有46%是因為家具傾倒導致,以插畫與文字一目了然地建議大家該如何準備避難時需要的物品。我花了一點時間把家庭用、外出用的清單中文化,請轉給有需要的人。

NHK製作的防災網站中,建議大家在家裡應準備好的避難用物品清單。另外有一張外出用建議清單,不過基本上都是建議,可以思考最適合自己需求的物品來準備救難包。(可自由轉載、下載、印出張貼。)

家庭用清單中所列出物品清單是放在家中常備使用,要放什麼東西進去救難包裡可以同時參考外出用清單,當然這些都只是建議。清單中有些東西可能乍看之下摸不著頭緒,比如說「頭燈」,如果買不到應可以用手電筒取代,但我想會選擇頭燈應該是因為希望能空出雙手清出逃生通路。「簡易瓦斯爐」的部分除了考量到類似311地震規模影響一段很長的時間,造成停電、瓦斯時,當緊急乾糧吃完,有火的話可以料理在野外找到的食材,也能點燃樹枝、蠟燭提供夜晚光線來源等。如果臨時找不到適合的物品,手邊能簡單代替的東西我想應該也是合適的,像是打火機等。

外出用清單

東京都為了讓每一個家庭都能很好地應對首都直下型地震等各種災害,製作了防災手冊《東京防災》。

《東京防災》充分考慮東京的地域特性、都市結構以及都民的生活方式,總結了災害的事前準備、災害發生時的應對措施等,具有實用性並在災害發生提供有用信息,內容簡單易懂,是一本完全根據東京情況製作的防災手冊。

「發生地震」「地震災害之後」



相關焦點

  • 地震來時,怎麼辦?地震完全自救手冊
    地震來臨時我們該怎麼辦呢? 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學習、回顧一些地震自救常識:當你感到地面或建築物晃動時,切記最大的危害是來自掉下來的碎片,此刻,要動作機靈的躲避。對於戶外開闊,在一層的住戶,震時可頭頂被子、枕頭或安全帽逃出戶外,來不及時,最好在室內避震,要注意遠離窗戶,趴下時,頭靠牆,使鼻子上方雙眼之間凹部枕在橫著的雙臂上面,閉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一般來說,不要跑出建築物,最好就近找個安全處躲避,待地震後,如果需要疏散,再沉著離開。
  • 他用孩子也能看得懂的設計,教大家防疫防災
    今天是512汶川地震紀念日,也是第全國12個防災減災日。在日本,有一本很出名的「小黃書」——《東京防災手冊》,裡面詳細解說了地震後應立即採取的行動。2011年日本東京大地震,太刀川英輔在震災後不到40個小時,成立了OLIVE系統。
  • 手機必備的地震、災難應急逃生救援APP,危急時能救你一命
    地震是無情的,祝願他們早日度過災難~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當災難來臨時到底該怎麼辦?在這兒,用戶可以查看最新的防災應急資訊,包含應急頭條、地震、火災、洪水、颱風、急救、救援、應急避難所、應急預案、應急手冊和其他等資訊。
  • 活動 | 若日本突發大地震時,我們可以這樣保護自己!(限員50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電影《東京地震8.0》呢?如果是我們遇到故事中突如其來的地震,我們在那種情況下要怎麼才能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呢?
  • 【防災活動再度襲來】東京連續三天地震 緊急避難包你準備好了嗎??
    從上個周日開始,東京四天裡面,三天都在震……不知道大家是如何反應的,反正有一天的清早,小託託是被硬生生搖醒的……當然啦,你們也是懂託託的
  • 地震防災小知識
    地震防災小知識據統計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即每天要發生上萬次的震近幾年發生的幾次地震四川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青海玉樹大地震:2010年4月14日晨;四川雅安大地震:2013年4月20日8點02分;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2014年8月3日16時30分,提醒了我們了解學習有效的地震防災知識非常必要
  • 東京9級大地震,日本氣象廳大烏龍
    事後查明,其防災科學研究所的富津觀測點,或因當時遭遇雷電,產生了很大的信號幹擾,以致出現錯誤數據,並由此一時向特定業者流出該信息。此後因其他觀測點未測到震動,所以隨即取消。為防止此類誤報,需在兩處以上觀測點同時測到震動時,才會向公眾發布地震速報。
  • 福島又一次大地震,防災用品你都準備好了嗎
    防災用品的必要性 地震,颱風或者火災等災害總是在想不到的時候發生。
  • 【詳細圖解】防災手冊,趕快行動起來!
    如果災難來臨前我們能有效做好預防,面對災難的時候也許就不會有這麼多的傷亡和急促,經歷過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經歷過非典
  • 日本地震,網友分享防災應急包火了,都是硬貨,有備無患!!
    日本一直都是有名的「地震國」,全日本每年平均有1萬多次地震,而5級以上的大地震在近百年中發生過100多次。日本防災用品店內物品頻繁的地震災難,不僅鍛鍊了日本國民的危機意識,還催生了一整套結構完整、功能齊全的防災措施。
  • 地震來了,如何通過手機的地震預警瞬間作出判斷?
    7.3級地震,震中在福島,距離東京300公裡。問題來了。23:07地震發生,23:09,來自西半球兒子的問候就到了。問:怎麼知道日本地震了?回答:いろいろな情報來源があるだ。預警有兩個最重要信息:一是大約幾秒後地震到來,二是震度。比如在東京的朋友會看到下圖:49秒以內,震度3
  • 東京7級地震,要來了嗎?
    難道傳說中的東京大地震,要來了嗎。真嚇人。不過,另有地震權威專家認為,這種概率統計的預測並不可靠。有一種方法叫做概率統計預報,主要是根據歷史數據來統計,應該說可信度很低的。地震活動是很複雜的,不同地區這個時期活躍,到了下個時期可能就不活躍,至於重複周期就更不好說了。
  • 日政府:日本南海海槽若發生大地震 或逾23萬人罹難
    報導稱,由於日本南海海槽地震的震中區域東西範圍廣,此次防災會議也首次在國家級防災基本計劃中明確表示,如果東西其中一側發生大地震,將呼籲尚未發生地震的另一側區域的居民,進行為期一周的預防性撤離。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8月31日,日本「防災日」前一天,東京一所小學舉行地震模擬演習。為紀念1923年9月1日發生的關東大地震,日本政府於1960年將每年9月1日定為「防災日」。
  • 你所不知道的地震防災小知識:原來身邊的東西居然可以這麼用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三天兩頭就地震的國家,所以對於防災意識的培養也是在世界前列。
  • 【防災減災宣傳周】第二期 黑河市氣象局地震應急演練
    寧可千日無災,不可一日不防,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防災減災,你我同行。
  • 注意:日本政府預估日本南海海槽若發生大地震 或逾23萬人罹難
    報導稱,由於日本南海海槽地震的震中區域東西範圍廣,此次防災會議也首次在國家級防災基本計劃中明確表示,如果東西其中一側發生大地震,將呼籲尚未發生地震的另一側區域的居民,進行為期一周的預防性撤離。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8月31日,日本「防災日」前一天,東京一所小學舉行地震模擬演習。為紀念1923年9月1日發生的關東大地震,日本政府於1960年將每年9月1日定為「防災日」。
  • 15號颱風橫掃東京,颱風過後的東京是這樣的!!!
    昨天晚上15號颱風橫掃東京,導致今天早上東京交通全面癱瘓,到現在很多線路也沒有完全恢復,清晨的東京可以說是慘不忍睹。話說:來日本十幾年除了上次的大地震,還木有碰到過停電的呢! 自古以來日本就是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因此人們學會了提前防範,提前準備和災後重建家園.
  • 關注今天是防災減災日!臺灣發生6.2級地震,浙江多地震感明顯…你感覺到了嗎?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5月12日11時17分在臺灣宜蘭縣海域(北緯24.71度,東經122.00度)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 大阪地震之後,日本人為何如此淡定?
    這次地震可以說是有驚無險,目前雖然正在對餘震做出各種準備措施,但大部分人已經回到了原來的生活軌跡。日本作為地震多發國家之一,這次地震能夠得到迅速妥善的處理,和民眾平時受到的防災教育有非常大的關係,正好藉此機會,讓我們來了解日本面對地震,究竟採取了哪些防災措施。
  • 看看全世界最有危機感的日本人的地震緊急避難包裡備有什麼東西?
    前幾天中國臺灣地區花蓮縣附近海域發生6.5級地震,地震造成傷亡人數達數百人。在日本,地震可以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地震多了防範自然要做到位,日本警視廳經常透過推特分享實用防災知識,同時也不斷推廣家家都該準備一個緊急避難包,有這一包碰上地震等天災都能夠大幅提高自己與家人的求生機會,真的是防災神器啊!廠商幫你準備好的緊急避難包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