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發電是利用河流、湖泊等位於高處具有位能的水流至低處,將其中所含之位能轉換成水輪機之動能,再藉水輪機為原動力,推動發電機產生電能。
水力發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位落差 ,配合水輪發電機產生電力,也就是利用水的位能轉為水輪的機械能,再以機械能推動發電機,而得到電力。水力發電是水的位能轉變成機械能,再轉變成電能的過程。因水力發電廠所發出的電力電壓較低,要輸送給距離較遠的用戶,就必須將電壓經過變壓器增高,再由空架輸電線路輸送到用戶集中區的變電所,最後降低為適合家庭用戶、工廠用電設備的電壓,並由配電線輸送到各個工廠及家庭。
第一步 蓄水或引水,將水位落差集中發電廠上遊
上圖 糯扎渡水電站大壩(上下遊高差約212m)
第二步 修建引水建築物引水
第三步 水流衝擊水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
上圖,為糯扎渡水電站蝸殼
上圖 2012年9月6日 糯扎渡水電站首臺機組投入運行
上圖 糯扎渡水電站發電廠房
第四步 將所發電能升壓、輸電、照亮千家萬戶
因水力發電廠所發出的電力電壓較低,要輸送給距離較遠的用戶,就必須將電壓經過變壓器增高,再由空架輸電線路輸送到用戶集中區的變電所,最後降低為適合家庭用戶、工廠用電設備的電壓,並由配電線輸送到各個工廠及家庭。
上圖 糯扎渡水電站地面開關站
上圖 糯扎渡水電站輸電線路。
水力發電照亮了千家萬戶。
水力發電是再生能源,對環境衝擊較小。除可提供廉價電力外, 還有下列之優點:控制洪水泛濫、提供灌溉用水、改善河流航運,有關工程同時改善該地區的交通、電力供應和經濟,特別可以發展旅遊業及水產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