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點讚雲南
他,既是知情人仰慕的「英雄王英偉」,也是埋頭做好事的「英偉哥哥」,還是低調助學的「好人王英偉」。1969年出生的王英偉,2014年被推選進入中國好人榜候選。
「螢光閃閃,飄在夜晚的山野;點點光明,帶給孩子渴望的課堂。」這是王英偉加入的助學團隊的宣傳語,而他自己,也成了助學大軍中的一點「螢光」。從1994年開始,王英偉個人資助貧困學生10多名,長期捐助兩位貧困學生。
2012年,王英偉聽說文山市古木鎮黑山村的苗族女孩熊朝蘭家庭貧困,經常是幾天才吃一頓早點,於是每月資助熊朝蘭同學100元。女兒王若隱考取大學後,也經常與熊朝蘭交流學習。在王英偉父女經濟及精神的幫助下,熊朝蘭學習進步很快,從年級的275名上升到了150名。
同年,他又通過文山學院老師的推薦,資助來自麗江的納西族大學生小梁。小梁父親去世得早,家中還有一個妹妹讀高中,全靠母親賣包子供養她們。貧困的生活讓小梁學習特別努力,課程門門得優,還擔任班長。在王英偉的資助下,小梁於2013年大學畢業後,考取了廣南縣的特崗教師。
2011年3月,王英偉加入了公益助學會,並決定每年拿出自己收藏的兩件普洱茶交給公益助學會義賣,所得款項全部捐出。 2013年,助學會用王英偉捐贈的普洱茶義賣後共得12600元,這筆善款為68名貧困生購買了生活與學習用品,為殘疾孩子和特困家庭的學生送去了醫藥費、營養費和生活補助。因為有了這筆善款的支持,文山助學會資助的學生從原來的68名增加到了78名。2014年,助學會再次用25200元義賣款資助兩個特困高考學生圓了大學夢,並且承諾將資助這兩個學生直到完成大學學業。
欒成豔、侯富煥兩位高三貧困學子發學費而發愁,影響了學習成績和進度。王英偉和助學會的熱心人士商量後決定,先對兩位孩子進行心裡疏導,告訴她們第一年學費已經有好心人幫助解決,今後大學期間將會繼續資助。同時,在高考前送去了一些資助款,讓她們放下思想包袱,認真備考。
當年高考,她們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欒成豔,(理科)517分;侯富煥,(文科)583分。繼續念書對於她們來說,已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1995年,有一次面對身材高大的小偷,王英偉勇敢的將小偷撲倒。小偷和同夥窮兇極惡地圍住他拳打腳踢,他仍死死抱住小偷不放。小偷同夥見勢不妙,四散逃竄。王英偉眼鏡被打碎,眼睛、耳朵、嘴巴多處出血,到醫院後,眼皮被縫了6針。
在1994年到1999年擔任文山州人民銀行團支部書記期間,王英偉帶動團員青年給希望工程捐款,資助了5個小學生完成小學學業。還多次帶領團員青年到開化鎮敬老院為老人服務。
王英偉說:「這個世界上,需要幫助的人很多,與其用來個人享受,不如節省下來多做點實事、善事。」截至目前,王英偉已累計捐款近6萬元。
本期編輯:曾志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