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夜話】中國女子泰國吞鑽石被抓狂飆日語..結果鑽石是假的!新聞...也不是真的...

2021-03-01 新民周刊


從昨天開始就有一條新聞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這則新聞的題目是《中國女子泰國珠寶展上吞食鑽石,被抓後飈日語》。


具體內容是這樣的:

有一個女子去泰國玩耍,顯然她是一個內行的玩家,因為除了逛一逛景點啊商場啊,她還去了當地的珠寶展覽,普通遊客一般不會去參加這麼專業的展覽哦(反正也買不起…)。果然,這個女子不是一般人,她就是——想要奪走寶石的人!在曼谷珠寶節上,她趁其不備馬上拿起一顆價值200萬的6克拉的鑽石生吞到了肚子裡!

不過那畢竟是一顆鑽石的分量啊,怎麼可能沒人看見呢!所以她馬上就被警察給逮住了,警方通過X光,找到位於其大腸中的鑽石,並讓醫生使用腸鏡等器械,將鑽石從該女子的腸中取出。可謂是人贓並獲!抓就抓了吧,憑著亞洲人的長相這位女子竟然用日語對警察先生說了對不起…(おわび申し上げます),搞得警察以為抓了個日本基德有木有…

結果咧,到了派出所以後查看該女子的證件,發現竟然是個中國人。再看一遍!還是中國人!所以這是一個愛國賊嘛,雖然做了不光彩的事但是在廣大群眾面前為了祖國的顏面把汙水潑給了日本人…

最搞笑的是,失竊的珠寶商也被一同抓了起來,因為涉嫌高價販賣假鑽——因為,真鑽在X光下是無法被發現的。

這則新聞出來後許多人都覺得鬧太套啊,也太扯了吧!但是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稠密,指不定真有這樣的故事呢!前兩天不還有一個腸子裡都是毒品膠囊的毒販被抓了,重口味的才是生活對不對…(小編已經習慣了)

那麼這篇新聞呢最早於12月26日早9點見於團中央下屬的「中國青年網」,新聞出來後包括新華網、人民網在內的不少官方媒體都進行了轉載。閱讀量還不小哦!

可惜,很快就有人出來打臉了…因為這真的是一則…假新聞啊!

根據「打假辦主任」的微信號調查發現:中國女遊客在泰國吞下珠寶這件事確實發生過,但不是發生在現在,而是三個多月前的九月中旬。當時,法新社、BBC、CNN等多家國際知名媒體均對此事進行了報導。而這篇假新聞就是從那篇真新聞那裡移花接木而來的。兩相對比,這篇新聞就是漏洞百出:

1、女遊客名叫Jiang Xuelian,而不是」秦某「

2、失竊鑽石價值18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70多萬,而不是200萬。


3、所有媒體報導中都沒有提到」女子被捕後說日語「的情節,估計是造假者編出來吸引愛國人士來點讚的。(這個點很準啊…)


4、」珠寶商因為售賣假鑽石也被抓了起來「 ?事發時多家國際媒體的報導是這樣的:女遊客在偷走真鑽石的時候,是用一顆假鑽石」調包「的。真鑽石被取出後已經物歸原主。

5、文章中使用的三張圖片全都與該新聞無關,都是所謂的」網圖「,曾經多次出現在不同的帖子裡,配上過各種不同的說明。

6、最後:鑽石真的在X光下無法發現嗎?根據媒體報導,可以肯定的事實是:鑽石確實是通過X光掃描發現的,而且這鑽石確實是真的。

雖說世間萬物,包羅萬象,無奇不有。不過作為新聞從業者,最重要的還是向公眾們傳達真實、準確的信息!不然就會演變為狼來了,媒體的公信力也就good bye了呀~

————

(圖文整理自網絡)

編輯/周潔

相關焦點

  • 中國女子在泰國吞食6克拉鑽石,被抓後飈日語,結果鑽石......
    千萬不要像下面這位女孩子一樣,在泰國曼谷珠寶展上,把一顆價值200萬人民幣的6克拉鑽石囫圇吞下,人贓並獲時,竟然用日語對警察道歉。 一名中國女遊客秦某,在泰國曼谷珠寶展上趁人不備,把一顆價值200萬人民幣的6克拉鑽石囫圇吞下。人贓並獲時,女子竟然用日語對警察道歉說「おわび申し上げます」(我對此非常抱歉)。
  • 新聞也打假!中國女子曼谷吞鑽石,被抓飈日語?新聞配圖與事件不符!國人自黑,已傷不起!
    從26日起,就不斷有媒體在報導這樣一則新聞:中國一名秦姓女子日前在泰國曼谷珠寶展上趁人不備、將一顆價值200萬元人民幣的6克拉「鑽石」吞下,後被警方發現。通過X光,警方在該女子的大腸位置找到了「鑽石」,要求醫生使用腸鏡等器械將它取出。人贓並獲時,女子竟然用日語對警察說「おわび申し上げます」(我對此非常抱歉)。事後,警察在檢查護照時發現,該女子確係中國人。
  • 中國女子在泰國吞食6克拉鑽石,被抓後飈日語,丟鑽石的也被抓了…
    一名中國女遊客在泰國曼谷珠寶展上,把一顆價值200萬人民幣的6克拉鑽石囫圇吞下,人贓並獲時,女子竟然用日語對警察道歉
  • 【劇透社】泰國新劇《浴火鑽石》
    中文名:浴火鑽石、火中鑽石演 員:Mai Warit Sirisantana,Mew Nittha Jirayungyurn
  • 立方氧化鋯:真「假」鑽石區別在哪?
    鑽石是金剛石精加工而成的產品,鑽石是世界上最堅硬的、成份最簡單的寶石,它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具立方結構的天然晶體,越大的鑽石越稀有。
  • 她在跳蚤市場買到價值300萬大鑽石 30年渾然不知
    據英國BBC報導,30年前,一位女士從汽車舊貨市場花了10鎊錢買了一枚大鑽石,以為是假的,買來之後每天都帶著逛街。知道30年後,她才發現自己花了10英鎊淘來的「假鑽石」,是一枚26克拉的超大真鑽石,價值連城。不僅是真鑽石,更是一枚古董。而現在,這枚鑽石預計將在拍賣中拍出至少35萬英鎊(約人民幣313萬元)的高價。
  • 鑽石圖片資料:關於鑽石等級的20個真相
    想像一下吧,共計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克拉,重達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磅。2、第一顆鑽石是於4000年前在印度的Golconda地區的河床上被發現的。
  • 鑽石公主號疫情燒 3泰民染新冠肺炎
    停泊日本橫濱港的郵輪「鑽石公主號」,船上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人數持續增加。泰國外交部官員證實,其中有3名病例是泰國人。車奇亞指出, 鑽石公主號內共有25名泰國人,包含2位遊客,以及23位郵輪工作人員。他強調,泰國駐日大使館持續匯報3名確診個案最新狀況,目前3人病情皆穩定。車奇亞說明,另1位泰籍遊客因病毒測試呈現陰性反應,已準許下船,並由大使館車輛接駁回飯店,近日將返國;21名未感染船員則會繼續待在船上完成工作。
  • 觀點|比利時和以色列關閉鑽石交易中心,鑽石市場面臨「颶風」!
    《紐約時報》的頭條國際新聞報導中說:「中國關閉了重點城市兩周時間,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進入了『空置期』。雖然很多城市已經復工,但空曠的街道和工廠都顯示著,可能還需要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讓這個『機器』重新運轉起來。」
  • 泰國明年起暫停黃金開採 全球黃金鑽石只夠用20年!
    —本文來源:《中金網》據彭博社報導,泰國總理巴育表示,泰國將從明年1月1日起暫停國內的黃金開採活動,禁止對黃金開採發放新的許可證以及擴大開採活動,此舉旨在回應民眾對採礦活動影響環境和健康的擔憂。  根據高盛於2015年3月發表報告,對黃金、鑽石石的開採量進行了評估,結論是--黃金、鑽石的儲備量只夠開採20年。其他金屬方面,白金、黃銅和鎳的儲備則夠40年開採。
  • 你去泰國買了這種青草藥膏嗎?泰國假青草藥膏專賣給中國遊客!
    泰國中文網訊,3月18日,泰國警方的經濟犯罪管理部門接到報警,稱在佛統府某商業樓裡有個專門生產假青草藥膏的地下作坊,專門造假某品牌的青草藥膏。
  • 「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首批中國同胞已接回!
    2月19日,工作人員指引「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中國乘客乘坐專用巴士前往東京羽田機場
  • 「滴血鑽石」遭抵制!蒂芙尼將向顧客公開鑽石產地信息
    為此,珠寶業巨頭蒂芙尼(Tiffany & Co.)希望通過向顧客提供其所售寶石的細節,來緩解顧客對鑽石行業侵犯人權行為的擔憂。 從今年10月份開始,這家擁有183年歷史的奢侈品零售商將為新出售的、單獨註冊的鑽石提供更詳細的原產地信息,該公司會向消費者公開品牌所銷售的稀有寶石的「那些不為人知的細節」,比如從鑽石開採源頭到鑲嵌的」路徑。
  • 買鑽石,請遠離EGL證書
    EGL使用了GIA所使用的專業術語,對鑽石進行鑑定,而其在顏色及淨度方面的評級結果卻在GIA標準上要高出數級,」Rapaport創始人及董事長Martin Rapaport在其雜誌11月刊中這樣批評EGL對裸鑽評級上的失格,「許多零售商認為EGL的證書有利可圖而趨之若鶩。」
  • 中科院「種」鑽石:一星期長1克拉,媲美天然鑽石,你買嗎?
    近日,在「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科技創新創業匯報會」上,大批「典型科研成果」揭曉。其中,在實驗室花一周時間就能培育鑽石的技術,備受關注。走進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的實驗室,「功能碳素材料」團隊的專家正在對人造鑽石的原材料進行檢測。專家介紹,培育鑽石的過程就像種糧食,需要「種子」與「養料」。
  • 煙價:鑽石荷花
    感謝大家閱讀,在閱讀之前,麻煩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閱讀了,每天都會有新鮮熱門話題推送,完全是「免費訂閱」哦,敬請放心關注閱讀~  (內容源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現在很多菸民都喜歡抽一些比較新穎的香菸,那麼大家可以試試鑽石
  • 骨灰變晶石——「生命晶石」是鑽石嗎?
    IGI官網:http://www.igiworldwide.comIGI上海分部聯繫方式:諮詢電話:021-38760730電子郵箱:shanghai@igiworldwide.com清明節前後,一則關於「骨灰變晶石」的新聞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上海市殯儀服務中心推出殯葬新形式——將逝世親友的骨灰經過燒制轉變為「生命晶石」。
  • 印度:GJEPC給培育鑽石「開綠燈」
    印度寶石與珠寶出口促進委員會(GJEPC)最近通過了一項決定,為會員單位開闢全新的培育鑽石登記板塊,允許會員以「培育鑽石從業公司」的身份進行登記。這標誌著印度方面對培育鑽石行業的又一次支持。在這項決策出臺之前,GJEPC會員單位中經營培育鑽石的公司只能置身於一個名為「合成寶石」的板塊內,並不能精確標明自己經營的產品種類是培育鑽石。
  • 鑽石權杖、鑽石眼鏡、88克拉黑鑽......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10月28日,記者從負責招展招商工作的中國(上海)寶玉石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獲悉,第三屆進博會鑽石與寶石精品館參展商189家,涉及33個國家及地區,其中不乏SFG(香函國際)、KGK(凱吉凱集團)、Arken Stone(礦晶博物館)
  • 中科院種出了鑽石:7天長1克拉,價格為真鑽1/6!
    世界各地均有鑽石產出,已有30多個國家擁有鑽石資源,產量前五位的國家是澳大利亞、薩伊、波札那、俄羅斯、南非。這五個國家的鑽石產量佔全世界鑽石產量的90%左右。但在培育鑽石領域,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料生產國,2018年中國寶石級培育鑽石產量達到130萬克拉,產量佔據全球總量的90%以上。業內人士認為,中科院的科技突破將進一步提升中國培育鑽石產業的競爭力,未來中國培育鑽石產業發展前景良好,商機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