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礦業在非洲落後國家僱傭非法勞工,甚至童工在惡劣生產條件下開採「血鑽石」的行徑遭到媒體披露後,引發了各界的強烈抗議乃至抵制聲浪。為此,珠寶業巨頭蒂芙尼(Tiffany & Co.)希望通過向顧客提供其所售寶石的細節,來緩解顧客對鑽石行業侵犯人權行為的擔憂。
從今年10月份開始,這家擁有183年歷史的奢侈品零售商將為新出售的、單獨註冊的鑽石提供更詳細的原產地信息,該公司會向消費者公開品牌所銷售的稀有寶石的「那些不為人知的細節」,比如從鑽石開採源頭到鑲嵌的」路徑。該公司表示,該項目在業內尚屬首次,但由於追蹤採購信息的難度很大,該項目耗時近20年才完成。
蒂芙尼首席可持續發展官阿尼薩·卡馬多裡·科斯塔(Anisa Kamadoli Costa)稱,總的來說,鑽石行業對珠寶供應鏈仍然非常不透明。
由於新冠肺炎的肆虐,顧客對珠寶市場的需求急劇下降,但即使如此,蒂芙尼也沒有從辛巴威和安哥拉等國開採鑽石,即使當地的貨源更便宜,因為這些國家有著侵犯勞工權益的不良記錄,即使在全球有識之士幾十年來的呼籲下都沒有改觀。而該公司龐大的全球供應鏈從納米比亞延伸到柬埔寨,甚至更遠的地方。
看看它的供應鏈就會發現,要追蹤一款通常只有幾毫米寬的產品是多麼困難。據業內另一巨頭戴比爾斯稱,鑽石行業的年銷售額約為800億美元。
蒂芙尼的鑽石由南非、俄羅斯和納米比亞等國的供應商開採,然後運到比利時進行分揀。這些原石從那裡運往模里西斯、波札那或柬埔寨等國家進行切割和拋光,然後送往美國和東南亞的實驗室進行分級和質量控制。那些經過那裡的鑽石會被運到蒂芙尼的工廠,做成珠寶,然後運到商店。它的大部分鑽石產自美國工廠。
新披露的信息包括鑽石在哪裡開採、分類、分級、切割和鑲嵌的細節。從2017年到2019年,這家珠寶商增加了2000多名員工,主要集中在國外和國內珠寶製造領域,並開發了跟蹤個人註冊鑽石的系統。
蒂芙尼發言人內森•施特勞斯(Nathan Strauss)拒絕詳細說明擴大披露給公司帶來的損失,他指出,20年來,該公司在縱向整合方面投入了「數百萬美元」。
蒂芙尼負責鑽石和珠寶供應的高級副總裁哈特(Andrew Hart)說:「追蹤項目是蒂芙尼為擴大鑽石業務而進行的多年投資,也是該公司與礦產部門為收集必要信息而進行的漫長談判的結果。我們花了相當長的時間來建立和完善這套信息系統,並說服我們的礦業合作夥伴將鑽石從原料開採到最終進入消費者手中這個過程變得更加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