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焚燒秸稈」遭遇「逆溫天氣」 時隔半年 成都再現重度空氣汙染

2021-02-08 四川在線

10月13日,成都出現重度空氣汙染。

秸稈燒得歡,空氣髒得快。10月13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從成都市環保局官方微博獲悉,10時數據顯示,成都AQI(空氣品質指數)高達218,為重度汙染。這是今年4月後,成都首次出現重度汙染天氣。同時,和4月一樣,兩次重度汙染都是秸稈焚燒「惹禍」。

深陷「霾伏」的不止成都,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9時數據顯示,眉山、內江等12個市(州)同樣遭遇不同程度的空氣汙染,其中自貢、成都為重度汙染。

12個市(州)連片汙染,原因是什麼?

「本次汙染情況,主要汙染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內因,一個是外因。」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羅彬說,內因主要是秸稈焚燒,空氣沒有邊界,某些市(州)焚燒秸稈的同時,不僅汙染了該城市空氣,也會影響周邊城市。逆溫,是本次汙染情況出現的外因。「最近天氣晴好,早晚容易出現逆溫,不利於汙染物擴散。」

四川遭遇「霾伏」,何時才能衝破?羅彬說,根據氣象預測信息,10月17日,將有一次全國大範圍的冷空氣。「冷空氣來川後,可能伴隨降水等有利氣象條件,有利於汙染物擴散,改善空氣汙染情況。」

不過,在17日之前,四川將持續晴好天氣。「冷空氣入川前,如果市(州)繼續焚燒秸稈,在逆溫等不利汙染氣象條件下,空氣汙染的情況可能會加重,川西平原、川東北、川南地區出現區域性連片汙染情況。」

記者了解到,為了監督焚燒秸稈的現象,目前,四川省大氣辦已經派出督查組,前往重點市(州)進行督查。

  名詞解釋/

什麼是「逆溫」?

為何有低空逆溫層形成?羅彬解釋,成都最近出現的逆溫現象屬於輻射逆溫,原因是這幾天天氣晴好,白天太陽輻射大,地面升溫快,到了晚上以後,地面因為輻射冷卻而降溫,與地面接近的氣層冷卻降溫最強烈,而上層的空氣冷卻降溫緩慢,因此使低層大氣產生逆溫現象,「等第二天白天溫度升高,逆溫現象就會慢慢消失了。」

逆溫現象,阻礙了空氣的垂直對流運動,妨礙了煙塵、汙染物、水汽凝結物的擴散,幾十米甚至幾百米厚的逆溫層像一層厚厚的被子罩在城市的上空,近地面的汙染物「無路可走」,只好「原地不動」,越積越厚,加重空氣汙染。

華西都市報記者張路延攝影吳小川

相關焦點

  • 【環保】鹹陽市禁止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條例
    露天秸稈的大量焚燒,會導致空中懸浮顆粒數量明顯升高,焚燒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降低大氣環境質量。  對人體健康影響:輕則造成咳嗽、胸悶、流淚,重則造成支氣管炎等各類呼吸道疾病。  對空氣品質影響:在城區造成「霧鎖城鎮」,PM10、PM2.5會升高,空氣汙染指數達到重度汙染,在農村造成局部空氣汙染。  對土壤有哪些危害:降低土壤的肥力,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影響農民收益。
  • 「逆溫」是怎麼回事?為什麼總是來成都搗亂?
    受靜穩、逆溫、大霧等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成都經常會啟動重汙染天氣預警不少市民會問:
  • 逆溫導致成都蓋上「大被子」 16日空氣品質將改善
    人民網成都1月14日電 (朱虹)1月11日以來,成都市天氣晴好,尤其是下午,垂直擴散條件好,空氣品質維持在優良。在陽光的表象之下,相信多數市民朋友們都未察覺到汙染已悄然到來。雖然接連幾日晴好天氣,但是汙染形勢卻不容樂觀。
  • 逆溫作怪,成都蓋上「大被子」!預計16日冷空氣入川將改善
    1月11日零時,成都啟動了今年首個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然而連日來的冬日豔陽讓不少市民未察覺汙染的悄然到來,這是怎麼回事? 「雖然接連幾日晴好天氣,但是汙染形勢卻不容樂觀。」
  • 懷集:露天焚燒秸稈,罰款500元
    為進一步做好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切實減輕秋收季節露天焚燒秸稈對空氣環境質量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影響,11月3日下午,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縣四套班子牽頭組織縣環保局、縣公安局、懷城鎮政府及42個縣直掛點單位主動深入基層
  • 成都12月30日零時解除重汙染天氣預警
    ,成都市空氣品質為輕度汙染及以下且將持續36小時以上。按照《成都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2020年修訂)》規定,決定於12月30日零時解除重汙染天氣預警。預警正式解除前,繼續執行各項應急措施。關於本輪重汙染天氣的汙染成因和相關應對情況,成都市大氣汙染防控院士(專家)工作站賀克斌院士認為,從12月19日起,四川盆地轉為多雲天氣,進入長時間靜穩天氣,垂直和水平擴散條件較差,長時間的汙染累積疊加區域汙染影響,是本輪重汙染天氣發生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自23日起,區域氣象條件持續轉差,全省形成區域汙染態勢,部分城市逐步出現中度及以上汙染。
  • 長洲鎮全力做好國慶期間秸稈垃圾焚燒巡查整治工作
    為加強全鎮生態環境保護,提升大氣環境質量,打好藍天保衛戰,增進人民群眾的環境獲得感和幸福感,在國慶假期期間,長洲鎮堅持工作力度不放鬆、國慶假期不放假的原則,全力以赴做好轄區秸稈垃圾焚燒值班
  • 為了我們的生活環境,從化市民請禁止露天焚燒!
    關於禁止露天焚燒的倡議書廣大村民朋友們:目前正值農耕時節,部分村民朋友為圖省事,將農作物秸稈野外就地焚燒,嚴重影響空氣品質,極大的破壞了生態環境。露天焚燒秸稈會帶來很多危害:一是汙染空氣環境,危害人體健康。
  • 山西多地遭遇重度霧霾 城市高樓若隱若現
    山西多地遭遇重度霧霾。 武俊傑 攝中新網太原1月13日電 (劉小紅)13日,山西多地遭遇重度霧霾,部分地區伴有揚沙和浮塵。在霧霾的籠罩下,太原市灰濛濛一片,直至當日午時,市內高樓仍若隱若現。生態環境部官網13日消息顯示,山西西北部地區環境空氣品質以輕至中度汙染為主,短時可達重度或以上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10;中東部和南部地區以輕至中度汙染為主,短時可達重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10或PM2.5。太原市以輕至中度汙染為主。在霧霾的籠罩下,太原灰濛濛一片,直至當日午時,市內高樓仍若隱若現。
  • 空氣優良比例達94%以上!
    1月6日,昭通中心城市陽光明媚,藍天白雲,空氣品質優。1月3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的《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指數排行榜》顯示,昭通市空氣品質指數為251,PM2.5,屬於重度汙染的情況。1月3日昭通空氣重度汙染情況昭通環保部門給出了答案!
  • 陳家灣鄉一村民焚燒秸稈引發火災受到行政處罰
    據調查,閆某生對在耕地內焚燒秸稈引發的山火供認不諱。目前,陳家灣派出所已依法對閆某生做出行政處罰。2021年2月19日至21日,我縣連續發生火災,部分群眾為了尋求自己方便鋌而走險,焚燒秸稈不僅對環境造成汙染,還對人民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後果,私自焚燒秸稈者,將會受到行政處罰,造成重大火災事故構成違法犯罪的,公安機關將予以嚴厲打擊,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 秋冬不利擴散條件致北京空氣汙染
    新華社北京10月9日電(記者倪元錦)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9日發布稱,受秋冬季不利大氣擴散條件影響,9日至10日北京正發生明顯空氣汙染過程。
  • 忻城已有多人露天焚燒秸稈將被處罰
    圖為思練鎮巡查組現場查處露天焚燒秸稈違法行為。2月8日,馬泗鄉秸稈禁燒巡查組在馬泗鄉五龍村巡查時發現有人在一片已砍伐林地裡焚燒枯枝敗葉,目前馬泗鄉已出動多名執法人員對事件開展調查,依法找出當事人並落實下一步處置。
  • 專家解讀:太原這輪空氣汙染系三大原因所致
    1月25日12時,包括太原在內的北方城市空氣品質出現重度汙染天氣。這是繼1月20日以來,本輪汙染天氣過程的最高峰值。之後,汙染指數回落。1月26日,我市發布通告,宣布自當日14時起,解除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這輪汙染宣告結束。
  • 禁止露天焚燒秸稈,舉報電話公布→
    》,促進禁止秸稈露天焚燒網格化管理體系的有效形成,實現市、縣、鄉、村黨組織和政府(居委會)網格(以下簡稱一至四級網格)管理,禁止秸稈露天焚燒管理全覆蓋。在9月15日至12月10日和翌年3月10日至5月15日期間,市紀委監委面向全市開展黨員幹部和其他公職人員在禁止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工作中失職失責行為問題線索的專項舉報。
  • 藍天保衛戰,向秸稈垃圾露天焚燒說「不」!
    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119條規定,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產生煙塵汙染的物質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並可以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罰款。在人口集中地區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內,焚燒瀝青、油氈、橡膠、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對單位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罰款。2.
  • 「喜迎」鄭州今天空氣汙染指數又排全國第一!!
    空氣汙染全國最嚴重【這樣的第一,我們寧願不要】9月28日,早7
  • 亳州發布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25日9時啟動Ⅱ級響應
    根據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預測預報,受汙染傳輸影響,11月26日-27日,我市空氣品質以輕-中度汙染為主,可能出現短時重度汙染。經市環境監測站、市氣象局及大氣汙染防治專家組會商,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領導小組同意,決定發布亳州市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於11月25日9時啟動Ⅱ級響應。
  • 關於嚴禁露天焚燒的通告
    為保護和改善我縣空氣品質,防治大氣汙染,保障公眾身體健康,維護公共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甘肅省大氣汙染防治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