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零時,成都啟動了今年首個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然而連日來的冬日豔陽讓不少市民未察覺汙染的悄然到來,這是怎麼回事?
「雖然接連幾日晴好天氣,但是汙染形勢卻不容樂觀。」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連日的暖陽,尤其是下午,垂直擴散條件好,空氣品質維持在優良,但逆溫現象同樣明顯,12日和13日早上均出現了6-7℃的逆溫,尤其是13日晨間出現輕霧,汙染物難以擴散,出現了連續的輕度汙染,並且四川盆地內成都平原區呈連片汙染態勢。根據預測,盆地內汙染物呈累積升高態勢,預計汙染還將持續兩日,16日將有冷空氣進入,水平和垂直擴散條件將得到改善,PM2.5將會明顯下降,但需警惕冷空氣攜帶沙塵一起「造訪」的可能性。
△1月13日11時空氣品質實況圖
據成都市生態環境局介紹,前期生態環境部門與氣象部門聯合會商結果顯示,成都市11-15日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將進入一次持續時間較長汙染過程。為減輕汙染程度,成都市按照省上的統一部署,於11日零時啟動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爭取了11、12日兩個優良天。連日的暖陽,造成早晚溫差較大,早間成都逆溫現象明顯,12日和13日早上均出現了6-7℃的逆溫,尤其是13日晨間出現輕霧,邊界層高度下壓,汙染物擴散空間急劇壓縮,就好像是將「汙染物們」關在了一間密閉的屋子裡,汙染物難以擴散,出現了連續的輕度汙染,並且四川盆地內成都平原區呈連片汙染態勢。
同時,1月10日以來,我國北方地區連續受到多股沙塵的影響,出現大範圍、高強度沙塵天氣,沙源地主要位於蒙古國南部和我國內蒙古西部交界地區,在較強西北風作用下,內蒙、寧夏、山西、河北、河南、山東、江蘇等地區空氣品質迅速轉差,20多個城市出現「爆表」。成都市大氣科研重點實驗室雷射雷達也同步觀測到高空有來自北方的浮塵輸入現象,這表示成都受到一定浮塵影響。受浮塵天氣影響,能見度也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根據預測,盆地內汙染物呈累積升高態勢,預計汙染還將持續兩日。」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16日白天,將會有冷空氣進入,冷空氣到來或將帶來好消息,這將打破盆地內無風靜穩狀況,水平和垂直擴散條件將得到改善,PM2.5將會明顯下降。但冷空氣在入侵的同時,也會有攜帶沙塵一起「造訪」的可能性,對盆地內的影響有進一步加大的可能,市生態環境局將會做好跟蹤觀測和預報,及時發布動態預警信息,提醒市民做好防護。
同時,全市各級各部門將在嚴格落實各項應急管控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工地做好裸土覆蓋和場內易積塵道路管理,降低浮塵影響,並在中午氣溫偏高時強化衝洗除塵和路面保潔工作。成都市生態環境局也呼籲全社會能齊心協力、積極減排,共同維護好成都的大氣環境質量。
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
編輯 劉宇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