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您一定看過這個段子:世界上最好的香水也抵擋不住韭菜盒子的氣味。
早高峰
有些乘客為了搶時間
會選擇在公交車上吃早餐
這已成為很多人的習慣
但試想想
在擁擠的車廂內
吃完韭菜盒子的你
一臉滿足地抹了抹嘴巴
再打個響亮的飽嗝
嚯~滿車廂的味兒
絕了
……
不過
在我市18路公交車上
這樣的場景已成為歷史
公交車廂是城市文明的窗口,為了讓這流動窗口更明亮,進一步向廣大乘客倡導「公交車廂無飲食,乘車環境更美好」 的環保理念,營造衛生整潔、和諧文明的乘車環境,從今年3月開始,18路公交車隊就在全線倡導 「無飲食車廂」,提倡乘客不要在車廂內吃東西,實施後乘客紛紛點讚。
15日13時許,在衛星路終點站,記者登上了一輛18路公交車,乾淨舒適的乘車環境讓人耳目一新,仔細數了一下,有八塊玻璃上張貼著「倡導無飲食車廂 乘車環境更美好」、「倡導車廂無飲食 公共環境好習慣」的卡通粘貼……後風擋玻璃上方「禁止飲食」的圖標十分顯眼,同時還配有「改變一下習慣 溫馨整個車廂」的字樣。
駕駛員王立冬說,乘客吃東西主要集中在七點到八點的早高峰期間,由於衛星路站點地處交通樞紐,緊鄰輕軌站,輕軌站旁就有一個早餐點,每天早上各種早餐車在此處聚集,餡餅、韭菜盒子、手抓餅、烤冷麵、豆漿一應俱全,一些年輕人會選擇買完早餐就順便在車上吃了,除了食物散發氣味,還有垃圾汙染。尤其在夏天,車裡人多、溫度較高,有些沒吃完的食物扔在垃圾桶裡就變質了,各種腐敗氣味和產生的垃圾不但汙染了乘車環境,還影響公交車上其他乘客的心情。
「無飲食車廂推出五個月來,車廂變整潔了,垃圾減少了,變化很大,乘客素質在不斷提高。希望更多的市民能加強自我約束,自覺地文明乘車。車隊也會將這個舉措長期堅持下去,為乘客打造滿意車廂。」公交集團東盛汽車公司五車隊黨支部書記曹偉說。
市民陳女士在淨月區工作,長期乘坐18路上下班,她說,每天早晚高峰時人流量大,車廂又相對密閉,遇到有人吃個氣味重的包子,車內空氣立刻會變得非常糟糕,「車廂內無飲食這種做法,我非常贊同!」
公交車是大眾出行的首選,是很多上班族生活的一部分,是大社會的一個小縮影。公共場所講文明是一種美德,公交車上無飲食就如公共場所不吸菸一樣,是道德的體現,是時代的進步,是值得提倡的。通過無飲食車廂這個小小的窗口,展示的是長春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希望每一乘客都自覺維護城市形象,提高自身素質。
對此
您有啥想法沒?
或者有啥要吐槽的
歡迎跟我們嘮嘮
哎呀
說的我都有些餓了
但小編不會在公交車上吃的
放心!
記者/攝影:於恆
編輯:劉洪磊
責編: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