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友的爆料,一位38歲的女選手在10公裡跑步項目中,倒在了終點線前50米。儘管組織方第一時間實施搶救,並在短時間內轉送醫院,該選手依然沒能挨過這一劫。
據微信公眾號《全民跑步》報導,組委會已確認該事故的發生,已取消了當晚的表演節目,並將儘快發布官方聲明,但其餘細節並未公布。
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呢?小跑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已被證實或未被證實的細節。
炎熱天氣:
金海湖位於平谷區城東,毗鄰北京,比賽當天最高溫度達到31℃。
接近中午:
過世選手參與的是體驗組(遊泳1.5km,自行車40km,跑步10km),事發時間約在11點左右。
參賽選手對主辦方普遍滿意:
與此前出事的長樂以及德興銅礦馬拉松不同,據多位參賽者在社交媒體上的留言,主辦方在補給、醫療、組織上並未有明顯不如人意的地方。
跑步賽段難度高:
儘管距離僅有10公裡,但前7公裡充滿上下坡,讓很多選手感到虐心。
多位選手受傷:
據選手爆料,比賽當天,受傷的參賽者數量不少,輕則從自行車上跌落,重則摔傷後「見白」。
一位完賽選手在朋友圈裡的自責。
從目前掌握到的信息來看,這場悲劇的發生或許並非純粹的意外。
炎熱的天氣與高難度的賽道透支著參賽者的身體,而在終點線前的盲目提速則進一步加劇了身體負荷,從而導致悲劇的發生。
倘若翻看全世界跑步賽事的賽歷,就會發現夏季往往是比賽的淡季(有些則將比賽安排在傍晚開始)。
當然,這並不絕對,也並不是說夏季參賽一定不可以。然而,在激動地報名前,也建議每一位小夥伴想想這些問題——
一、我的身體是否有隱疾(如心臟等等),適合在夏天或是任何季節參加高強度的賽事?
二、我的訓練狀態如何,平時的訓練強度能否支撐我在這樣虐人的比賽中堅持下來?
三、我是否有在酷熱天氣下跑步的經驗?能否在即將抵達終點時,依然保持內心的理智與平靜?
回復「專家」,看「專家講堂」欄目,獲得跑步知識。
回復「跑友」,看「跑友經驗」欄目,分享跑步故事。
回復「賽事」,看「近期賽事」欄目,了解報名信息。
回復「上馬」,看「上馬資訊」欄目,獲取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