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杭州交通91.8原創稿件
記者:小志
轉載需註明:
杭州交通91.8微信公眾號(ID:hzfm918)
近日,杭州的揭先生在APP開吧上求助:「我兒子疫情期間在家上網課,偷偷玩遊戲充值了五萬多塊錢,有什麼辦法能退回來嗎?急!!!」
今天上午,記者聯繫上了揭先生。據他介紹,自己前幾年離婚了,在杭州做生意。13歲的兒子今年上小學六年級,一直在衢州跟奶奶生活。平時為了方便聯繫孩子,就把自己淘汰下來的一款蘋果手機給了孩子,偶爾還會給孩子轉些零花錢。
因為疫情的緣故,近期孩子在家裡用手機上網課。最近揭先生突然發現銀行卡裡將近六萬塊錢只剩下個位數,一查才發現這些錢都被轉帳進行充值遊戲了。
(揭先生提供的部分充值消費截圖)
揭先生詢問兒子後才知道,是兒子趁上網課用揭先生的微信給自己的微信轉帳,然後刪除轉帳記錄。再通過自己的手機進行遊戲充值。
通過揭先生提供的消費帳單來看,19年12月18日揭先生的銀行卡裡還有58506元,期間經常會有68、128、168甚至5000元不等的線上消費記錄。直到今年3月10日,揭先生的銀行卡餘額只剩下7.94元。揭先生告訴記者,這期間應該只有兩千元左右是自己花的。根據蘋果客服的反饋,揭先生的兒子通過遊戲充值消費了51000餘元。
揭先生很崩潰,他告訴記者,這些錢是他從銀行貸款要做生意用的錢,現在全都被孩子花掉了。而孩子也正處於叛逆期,打不得罵不得,為了防止孩子借上網課之名再玩遊戲,揭先生給孩子換了個不能玩遊戲的平板。因為這個,孩子還離家出走了大半天。
根據朋友的建議,揭先生聯繫了遊戲客服,向對方表明是未成年人充值的,希望遊戲平臺能將費用退回。但該遊戲平臺給的答覆是消費是通過蘋果平臺充值的,需要聯繫蘋果客服。而蘋果客服則表示,遊戲充值使用的手機帳號(Apple ID)是揭先生本人的,無法證明是未成年人充值消費,因此無法退還。
針對揭先生遭遇的情況,馮宏萍律師告訴記者:這個孩子未滿十八周歲,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從法律角度來說,他這個年齡只能獨立實施與其行為年齡相匹配的法律行為。而目前他獨自遊戲充值較大金額的行為,明顯與其年齡不匹配,並且該行為又未獲得監護人的同意和追認,所以監護人可以主張撤銷該行為。但揭先生還需證明這些消費充值的行為是由未成年人操作完成的。從現實情況來看,舉證可能會比較困難。建議揭先生考慮通過協商或訴訟方式處理。
記者將律師的建議轉告給揭先生,他表示接下來會考慮通過法律途徑來處理。
記者通過搜索發現,網上有揭先生類似遭遇的家長發起的消費維權投訴不在少數。
設置→屏幕使用時間→內容和隱私訪問限制→itunes store與app store購買→app內購買項目→不允許
孩子上網課千萬要看牢!
希望揭先生能把錢要回來的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