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輪發電機組拓寬穩定運行區域分析論證及水輪機更換可行性研究項目首次技術研討會召開

2021-02-22 天一電廠

通過充分討論,會議明確以下內容:

機組容量和額定轉速維持不變,水輪機改造不考慮超發要求。

綜合考慮改造後的機組穩定運行要求、機組受阻容量及電站發電量等因素,額定水頭維持原設計的111m不變。

電站原設計的吸出高度為-3.84m。經覆核,投運多年下遊水位基本保持在640.00m以上,會議確定改造空化可按吸出高度-6.5m設計。

會議確定改造後機組穩定運行範圍應滿足《大中型水輪機基本技術規範》NB/T 10135-2019的規定,即:額定水頭111m時為(45%-100%)Pr,水頭140m時為(64%-100%)Pr。

會議還討論了需進一步研究的事項。建議哈電集團、昆明院根據電站引水系統資料,覆核水頭損失、過流能力及水力過渡過程,覆核過渡過程對引水管道系統的影響,並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建議。

會議對初步報告提出了進一步補充完善的要求。包括:

❖  補充電站水頭和電站總容量關係圖表,並分析逐年變化情況及趨勢。

❖  根據電站實際運行數據及電廠運行要求,研究提出改造建議的出力加權因子分布。

❖  補充五種改造技術方案的優缺點及改造效果說明,論證有關部件更換改造的必要性。

❖  對大件運輸方案進行調研,提出可行的運輸方式,暫不考慮轉輪現場加工方案。

相關焦點

  • 三門峽水力發電公司6號水輪發電機組轉子順利吊出
    7月5日9時36分,隨著現場指揮人員的一聲哨響,三門峽水力發電公司6號水輪發電機組轉子從機坑中緩緩升起,經過調整,順利放置到指定位置,比預計工期提前了2天,標誌著6號水輪發電機組擴大性大修工程進入了關鍵階段。
  • 中國郵政研究院承擔的12個郵件處理中心改造項目通過評審
    近日,中國郵政研究院承擔的台州、寧波、溫州、金華、揚州、連雲港、煙臺等7個郵件處理中心工藝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台州、寧波、金華、衡陽、揚州等5個郵件處理中心工藝改造工程初步設計評審會相繼召開。評審委員會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信息科技與建設部、網路運行部、財務部、各省及各地市郵政公司、中心局等單位的領導和有關專家組成。
  • 臺鐵列車出軌事故:將召開列車曲線傾覆臨界速度分析研討會 分析監視器影像
    臺鐵列車出軌事故:將召開列車曲線傾覆臨界速度分析研討會 分析監視器影像人民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行政院」普悠瑪事故調查小組昨日表示,將洽專業單位協助辦理CCTV監視器影像軌道運動分析,以確認列車行駛穩定狀況及傾斜裝置作動情形
  • 召開即食海蜇生產企業食品安全質量分析研討會
    針對近期我市部分海蜇產品抽檢出現不合格,1月16日下午,在瑞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四樓會議室召開即食海蜇生產企業食品安全質量分析研討會
  • 博智新聞丨新時代、新技術、新管理——BIM技術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研討會成功舉辦!
    2018年11月8日,由江蘇博智工程諮詢有限公司主辦,上海魯班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BIM技術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研討會在徐州成功召開。會議圍繞BIM技術在項目管理上的應用,從進度、質量、安全、成本、技術、協同6大方面為項目管理提供精細化管理方案。會議特邀同行專家講解BIM時代下項目管理的新趨勢,得到了與會同行業領導及同仁的高度認可!
  • 中心代表參加亞洲區域合作思想庫網絡國內聯席會議暨 「新形勢下的東亞區域合作」研討會
    2019年10月29日,由外交學院主辦、青島大學承辦的亞洲區域合作思想庫網絡國內聯席會議暨「新形勢下的東亞區域合作」研討會在青島黃海飯店召開。來自「中國-東協思想庫網絡」國內研究基地、「中日韓思想庫網絡」國內研究基地、「中日韓合作研究中心」國內成員單位的數十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雲南大學周邊外交中心首席專家盧光盛教授、鄒春萌研究員代表「中國-東協思想庫網絡」雲南研究基地參會。
  • 之江實驗室召開「多模態智慧網絡核心技術與原理平臺」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
    10月29日上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重點專項2019年立項項目「多模態智慧網絡核心技術與原理平臺」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之江實驗室召開
  • 第二十五屆大氣汙染防治技術研討會
    歡迎參加 分會場「大氣汙染源排放特徵和排放清單」  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主辦的大氣汙染防治技術研討會,自1995年創辦以來,已成為我國大氣汙染控制領域最具學術影響力的盛會大氣汙染防治技術研討會將遵循「開放、自由、交流、共享」的辦會原則,鼓勵和支持大氣汙染防治科學技術研究,開展對大氣汙染來源及其變化趨勢的分析,推廣先進適用的大氣汙染防治技術和裝備,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發揮科學技術在大氣汙染防治中的支撐作用,為高校、科研機構、政府決策者和產業界搭建高層次的交流互動平臺。
  • 連雲港丙烯腈擴能技術改造項目壓縮機組一次性試車成功
    經過4個小時的考核,機組的油溫、油壓、各部位的溫度、振動以及軸位移均符合要求、運行良好,機組製造、安裝質量、機械性能、系統的綜合性能得到了進一步檢驗。7月3日上午10:30首臺空壓機機組A聯合試車順利開始,並經過4小時的連續運轉,各項數據符合要求,聯合試車圓滿成功。
  • 醫院新聞 | 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西北)運行績效評估順利通過
    為深入落實《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運行績效評估工作方案》提出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優化優質兒童醫療資源區域布局,有效提高兒童醫療衛生服務能力,12月1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邀請數位兒科領域專家至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西安市兒童醫院)進行國家兒童區域(西北)醫療中心運行績效評估。
  • 【喜訊】「水產品中霍亂弧菌的監測方法研究」獲得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17年9月7日,常德市科技創新大會在常德共和酒店隆重召開,市政府副市長曾豔陽宣讀了常德市人民政府《關於2016年度常德市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常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的科研項目「水產品中霍亂弧菌的監測方法研究」榮獲常德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中心副主任郭志忠同志代表市疾控中心領獎。
  • 水電站水輪機機組臺數及機型的選擇
    當機組臺數不同時,單機容量不同,水輪機的直徑和轉速也不同,從而引起工程投資、運行效率、運行條件和產品供應情況的變化。機組臺數的選擇通常從下列幾個方面考慮。1.機組臺數與水輪機類型的關係水輪機類型不同,機組臺數對水電站平均效率的影響也不同。
  • 由運達風電主持編制的《颱風型風力發電機組》國家標準正式發布
    日前,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2015年第15號國家標準發布公告,由運達風電主持編制的國家標準GB/T 31519-2015《颱風型風力發電機組》正式發布,該標準為首次發布,將於2016年2月1日正式實施
  • 中國—印度尼西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首次會議召開
    2017年5月13日上午,中國—印度尼西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首次學術委員會會議召開。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玉安,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韓鋒,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亞太社會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許利平,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中國東南亞研究會副會長翟崑,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教授吳傑偉,外交學院中國外交理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魏玲,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校學術委員張志洲,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印度尼西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亞非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