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3日上午,中國—印度尼西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首次學術委員會會議召開。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玉安,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韓鋒,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亞太社會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許利平,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中國東南亞研究會副會長翟崑,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教授吳傑偉,外交學院中國外交理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魏玲,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校學術委員張志洲,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印度尼西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亞非學院院長、教授孫曉萌等參加會議,會議就中心本年度工作規劃和建設發展等事宜進行座談商討。
會議審議了中心本年度工作計劃,包括《印度尼西亞藍皮書(2017)》(以下簡稱「《藍皮書》」)寫作、建設中印尼人文交流信息平臺、規劃課題研究、評估中印尼副總級人文交流機制2015年啟動以來兩國人文交流發展情況、開展系列學術活動、「高端引智」項目、籌備印尼文學名著翻譯等。就擬編寫和出版的《藍皮書》提綱及其寫作選題,學術委員們提出《藍皮書》要圍繞印尼局勢、中印尼關係發展,增強原創性和專業性,進行熱點問題和專題性研究,同時指出,中印尼人文交流機制會議是中國與發展中國家建立的首個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具有裡程碑意義,自2015年機制運行以來,取得豐碩成果,也存在挑戰和問題,要根據教育部要求,進行認真總結,提出未來發展規劃。 會議還針對中心未來的學術研究重點、課題規劃與招標、團隊建設模式以及交流活動開展等進行了商討。
會議由中心成員、亞非學院教師傅聰聰主持。中心成員康敏副教授、亞非學院印尼語專業教師王丹丹、王飛宇等出席會議,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研究員駱永昆、宋清潤以及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碩士研究生劉慧麗列席了會議。
「中國—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是在中國教育部關心和支持下,於2017年3月成立的集人文交流、學術研究與政策研究高端機構和人才培養於一體的高端平臺,隸屬北京外國語大學,接受教育部工作指導。中心緊密圍繞中印尼副總理級人文交流機制發展需求,對印尼等東南亞國家進行語言、文化、民族、宗教、社會、政治、經濟等深層次的海內外協同研究,為促進中國與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關係發展向政府提供政策諮詢等服務。中心將發揮研究人員和學科資源優勢,為國內外相關領域提供匯聚思想和交流見解的交流平臺以及高層次、複合型人才培養平臺,積極服務於中印尼人文交流發展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