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事實的研究與創新政策制定評估:歐洲的經驗 ——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第93期學術沙龍簡訊

2021-02-15 CISTP科技政策中心

2017年6月27日下午,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第93期學術沙龍在公共管理學院302會議室舉行。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金融、創新與增長部副主任Koen Jonkers博士以「R&I performance and policies in Europe – where are we now and how does the evidence base support better policies?」為題進行了演講。

Koen Jonkers博士重點介紹了歐洲聯合研究中心(JRC)及其開展的研究工作,包括圍繞研究與創新主題,在國家和地區層面構建關於研究與創新的理論模型與政策工具。其研究致力於開發創新指標,加強科學研究和創新政策的聯繫,為歐盟成員國提供經濟諮詢,以解決宏觀經濟失衡問題,支撐各成員國的發展。歐洲聯合研究中心(JRC)是隸屬於歐盟委員會的科學與知識服務機構,其使命是在歐盟制定政策的過程中提供獨立的證據支持,是世界範圍內規模最大的「政策科技諮詢機構」之一。作為歐盟委員會直屬科技服務機構,JRC的研究領域非常廣泛,在研究與創新政策領域,JRC追蹤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研究與創新政策的發展,定期發布歐盟成員國的研究與創新政策發展報告。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正主持本次沙龍,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蘭志勇,科技政策中心資深顧問、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顧淑林,兼職研究員、清華大學科研院海外項目部主任馬軍,以及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的專家學者和同學三十餘人參加了會議。與會人員圍繞政策制定與項目評估方法,科研人員績效與貢獻評價、科研研究成果轉化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之後梁正老師等還陪同Jonkers博士一行參觀了清華科技園。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CISTP)是2003年由國家科學技術部與清華大學聯合成立的科技政策與發展戰略研究機構。中心定位為「高起點、寬視野、前瞻性、國際化」,圍繞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國家長遠發展目標,在國際科技發展趨勢、國家科技發展戰略及相關公共政策領域開展理論和應用研究,目標是逐步發展成為在科技發展戰略和相關政策領域有影響的一流智庫。
E-mail:cistp@tsinghua.edu.cn網址:cistp.sppm.tsinghua.edu.cn

相關焦點

  • 中國—印度尼西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首次會議召開
    2017年5月13日上午,中國—印度尼西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首次學術委員會會議召開。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玉安,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韓鋒,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亞太社會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許利平,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中國東南亞研究會副會長翟崑,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教授吳傑偉,外交學院中國外交理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魏玲,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校學術委員張志洲,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印度尼西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亞非學院院長
  • 陳振明 張敏 | 國內政策工具研究新進展:1998—2016
    國內學界在評介、引進和消化國外理論和方法的同時, 結合國內實踐經驗, 在政策工具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的研究方面已初見成效, 具有中國本土化特色的政策工具研究初步確立。通過對當前國內期刊文獻、專著和教材的內容進行文本分析, 可以發現當前國內學者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工具分類、影響工具選擇的因素、對工具的評價和創新等方面。
  • 2020 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大會「美麗中國·大數據與可持續發展」專題研討會精彩回顧(一)
    研討會以「大數據與可持續發展——暨新興信息技術在生態環境領域創新應用」為主題,研討和交流新興前沿技術的進展、新技術在生態環境監管執法、監測和汙染防治等領域中的應用,展示科研與應用成果,交流推廣經驗。來自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科協、滄州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部、清華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江蘇省環境信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浪潮(全球)數據科技與人工智慧研究院、小米集團、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可飛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綠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
  • 公益慈善學園沙龍第六期:海外慈善學人留學經驗分享會
    公益慈善學園沙龍第六期
  • 「數」說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績
    在過去的五年內,北京科技創新建設中心取得突出成效,在多個世界排名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今年9月19日施普林格·自然與清華大學聯合發布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指數2020》顯示,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在全球30多個城市和都市圈中位列第五。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全球創新指數2020》顯示,北京位列全球科技集群第4位。
  • 江時學:賀臺灣致理科技大學拉美經貿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
    作者系上海大學特聘教授、拉美研究中心主任 我與臺灣致理科技大學拉美經貿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拉美經貿中心)的學術關係由來已久
  • 中國多尺度種植業非點源汙染排放清單模擬研究
    2018年12月5日,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舉辦了2018年度第10期「環保學術沙龍」。
  • 《失能與失能評估標準研究》課題專家論證會暨失能評估標準業務培訓會在揚州舉行
    「《失能與失能評估標準研究》課題專家論證會」在揚州順利召開。中國社會保障學會醫療保障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胡大洋、秘書長嚴娟和美國醫學科學院國際院士勵建安、中國康復醫學會副會長燕鐵斌、北京大學醫學部副教授謝紅、南京醫科大學教授冷明祥、江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調研員盧銀桂、揚州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李曉鍾、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健康險中心運營服務部總經理楊洋、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總經理彭亮等28人參加論證會。冷明祥教授主持會議。
  •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健康體檢與評估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湘雅健康管理高峰論壇隆重舉辦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健康體檢與評估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湘雅健康管理高峰論壇」在湖南長沙熙林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中國工程院前副院長樊代明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衛生政策研究中心王小萬教授、湖南省科技廳謝春副廳長、中南大學陳立章副校長、醫管處黎志宏處長、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羅愛靜書記、周智廣院長出席大會,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健康管理同道
  • 【綠色夥伴好思匯第二期】城市低碳發展規劃與工具研討會
    綠色夥伴好思匯第二期城市低碳發展規劃與工具研討會2014年12月3日下午 中國科技會堂
  • 【中美關係】專訪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11月27日第854期當地時間11月18日,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宣布歷史學教授宋怡明(Michael
  • 招募令丨「'一帶一路':全球治理與中國擔當」主題沙龍
    當然,「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與各國政策及當地社會的對接依然面臨諸多問題與挑戰,特別是與現行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仍需進一步協調。作為全球治理的創新模式,「一帶一路」也是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聲平臺。因此,「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中,中國的作用與自身角色定位,顯得至關重要。
  • 「執法視角」第十期|以政策創新為依託,探索推進非法客運扣押車輛處置
    2019年2月22日,閔行區交通委組織區交警支隊、市交通委執法總隊法制科等單位召開會議,研究已到報廢期扣押車輛借鑑公安經驗的可行性。2019年4月15日,閔行區交通委邀請市交通委法規處、市交通執法總隊、區法制辦、法律顧問單位等,就處置方案中的如何通知車主、如何識別出盜搶車、如何處置車牌等細節問題再次進行研討。
  • "政法金媒班"之"日韓及臺灣地區股權眾籌法律及實務"沙龍在法大成功舉行
    2015年10月18日下午,「政法金媒班」系列沙龍之一「日韓及臺灣地區股權眾籌法律及實務」沙龍在中國政法大學科研樓B209會議室召開,沙龍由中國政法大學金融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愛君教授主持,沙龍分為北京網際網路金融政策及產業現狀介紹、韓國股權眾籌法律及實務介紹、日本及臺灣地區股權眾籌法律及實務介紹、關於股權眾籌的自由討論等四個環節。
  •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清華大學醫工交叉研究院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11月6日,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清華大學醫工交叉研究院在我院遠程智慧醫療會診中心聯合舉辦學術交流活動。本次活動旨在通過依託清華大學醫工交叉研究學科優勢,構建多學科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從而建立長期合作交流機制,挖掘臨床需求,解決實際問題。清華大學醫工交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秘書長李樂飛、副秘書長謝小磊、工業工程系副教授於明和馬靚、助理教授劉響,我院院長張明奎、黨委書記類延旭及部分科室骨幹參加了交流會。
  • 黃晨熹 , 汪靜 , 王語薇 | 長者親屬照顧者支持政策的國際經驗與國內實踐
    陳雅美、陳品元、遊曉微, 2016, 《創造三贏長照體系: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 《社區發展季刊》第153期。陳正芬, 2013, 《我國長期照顧體系欠缺的一角:照顧者支持服務》, 《社區發展季刊》第141期。高淑芳、盧孳豔、葉淑惠、劉雪娥, 1999, 《探討家庭功能、社會支持與社區殘病老人照顧者負荷之關係》, 《護理研究》第2期。
  • 【六周年】清華長庚林明貴醫師當選中國防癆協會結核病學術工作委員會副主委
    11月6日,中國防癆協會學術工作委員會在江蘇揚州召開2020年換屆改選大會,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執行主任林明貴
  • 呂芳秘書長:「創新使命,中國在行動」
    為系統總結我國氣候變化科研最新成果,為我國制定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政策、採取應對氣候變化措施提供更好的支撐,由科學技術部、中國氣象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牽頭,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教育部、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等有關部門共同組織開展《第四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編織工作。
  • 【講座信息】布魯金斯學會訪問學者 Philippe LeCorre: 中國對外投資的「歐洲時段」
    清華布魯金斯中心中國對外投資的「歐洲時段」2015年3月30日,星期一
  • 北京本周沙龍講座電影展覽活動210場(9月3日-9月9日)
    時間:9月4日10:00地點:清華蒙民偉科技大樓南樓S618教室 北外東西語言接觸史工作坊第一期:近代西洋人的漢語研究與中國人的外語研究主講:內田慶市,日本關西大學開放式亞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東亞文化研究科教授,東西學術研究所前所長,主持:柳若梅,北外歷史學院教授。與談人:姚小平、王繼紅、李真、嶽嵐、齊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