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5日,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舉辦了2018年度第10期「環保學術沙龍」。國家環境規劃與政策模擬重點實驗室段揚博士結合當前我國非點源汙染和治理的現狀作了題為《中國多尺度種植業非點源汙染排放清單模擬研究》的學術報告。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和人口的持續增長,其所導致的水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重,其中,由非點源引起的水體汙染問題已成為當前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之一。報告分別從大概研究背景、技術方法、研究內容、存在問題及未來研究展望五個方面展開,報告以2015年為基準年,首先對我國流域、省級、市級、縣級多尺度下種植業的氮磷平衡量進行估算,並以此為基礎基於「Dualistic Structure model」算法核算了全國溶解態氮磷產生量、吸附態氮磷產生量以及相應入河汙染負荷。總體來看,溶解態氮磷排放構成了種植業非點源汙染排放的主要部分,且種植業非點源的空間異質性較強,非點源汙染負荷量呈現由南至北逐漸減小的特徵:其中我國東北地區由於源強較低導致產生量較小;華北地區雖然氮磷盈餘量較大但降水量較少無法形成有效徑流使得最終產生量較小;而南方地區(四川盆地東部、西南及華南地區)一方面農田氮磷盈餘量大,另一方面降水充沛、徑流量大,使得氮磷得以隨徑流發生遷移因此表現出較高的產生量及入河量。
環境規劃院水環境規劃部趙越博士對本次報告做了點評,他指出報告數據詳實、內容充分,是一項很好的基礎性工作,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指導作用;趙越博士分別從區域化入河係數的使用需求、長江流域排放清單的示範應用、非點源對水環境質量的貢獻等幾個角度提出了如何將研究成果與環境管理決策相銜接的幾點建議。
坡度修正因子
覆蓋因子
土壤修正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