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在市民群眾中引起了廣泛關注,其中,針對大氣汙染的情況介紹,更是深入淺出。今天記者就信中提到的大氣汙染成因大家進行深度解析。
隨著社會發展腳步的加快,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人們越發地開始將目光放在了我們賴以生存的這片區域,以前霧霾天氣、大氣汙染、藍天工程等新鮮詞語現在也聽得越來越多。大氣汙染即大氣中一些物質的含量達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不免思考,造成大氣汙染的原因有哪些呢?記者採訪了安陽師範學院資源環境與旅遊學院院長張吉獻。
安陽師範學院 資源環境與旅遊學院 院長 張吉獻:「我們知道大氣汙染有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冬天大氣形成逆溫層,結構比較穩定,不利於空氣的垂直和水平擴散,人為方面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工業汙染,建築物粉塵汙染以及取暖和燃煤、汽車尾氣汙染等。」
張吉獻說,除了自然原因之外,工業企業排汙在大氣汙染中所佔比重較大,這與我國工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有關。
安陽師範學院 資源環境與旅遊學院 院長 張吉獻:「工業汙染是大氣汙染的重要原因,作為國民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工業這幾年發展很快,它對於環境的汙染、空氣的汙染影響也很明顯,工業廢氣構成是大氣汙染的主要組成部分。」
據了解,自1999年到2011年期間,全國工業廢氣排放量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為了更加直觀了解,張吉獻也通過數據分析進行了闡述。
安陽師範學院 資源環境與旅遊學院 院長 張吉獻:「全國工業廢氣的排放量1999年達到12.68億噸,2010年達到51.91億噸,每年增長13.67%,高於同期工業增長增加值2.52個百分點,2011年中國工業部門能耗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約為70%,排放二氧化碳為61.9億噸,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塵排放的總量為0.59億噸。」
安陽師範學院資源環境與旅遊學院 副教授 馮鳳英說安陽作為一座工業城市,受產業結構、區域位置、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工業排放給全市空氣環境帶來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安陽師範學院 資源環境與旅遊學院 副教授 馮鳳英:「安陽的工業特別是重工業的布局比較集中,而且它處在安陽的上風向,加上安陽的工業能源結構主要以煤炭為主,二氧化碳、粉塵排放量也比較大,對於咱們安陽的空氣成分影響比較大。再一個現在的企業主要是傳統企業比較多,傳統性企業相對耗能比較大,這種情況也是造成安陽霾天氣比較多的一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