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春節農曆新年假期,多地空氣汙染嚴重,這不僅讓大家對機動車造成空氣汙染的主要原因產生了疑惑。空曠的街道和重汙染形成了反差。為何城市道路機動車出行明顯減少了,但空氣依舊汙染?而官方也給出了權威解釋。
據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消息,重汙染行業依舊持續排放和煙花爆竹是這一波汙染的主要原因。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柴發合作出解答:主要原因在於重汙染行業排放量仍在高位。
春節期間,交通運輸、建築施工等生產活動大幅減少,部分工業企業也停工停產,總體上全社會汙染物排放量較平時有所減少。但火力發電以及鋼鐵、焦化、有色、石化、煤化工、玻璃、製藥、農藥等行業,因生產特性、工藝裝備等,均必須連續生產,而這些行業又是汙染排放大戶,大量不可中斷工序持續生產,汙染物排放仍處於高位。
此外,他還表示,煙花爆竹燃放的短時影響極大,在今年的極端不利氣象條件,極高的汙染物濃度滯留時間很長。通過噪聲觀測,今年北京市煙花燃放集中時段(18時至次日4時)10小時噪聲均值為57.6分貝,高於去年同期水平,說明今年燃放較去年偏多。
同時,冬季採暖排放量也是剛性需求。這幾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清潔取暖改造成效明顯,但是東北、內蒙以及山西和河北北部城市尚未納入改造範圍,供暖的主力依然是各類燃煤設施以及農村地區散煤型煤小爐具、生物質等等,總體排放量依然較大。
早在2017年,環境保護部就將汽車排放定性為空氣汙染的主要原因。環境保護部發布《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2017)》,公布了2016年全國機動車環境管理情況。
據年報統計,中國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增長。2016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到2.95億輛,比2015年增長8.1%,其中,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101.4萬輛。
而據環保部相關人士表示,隨著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加,中國部分城市空氣開始呈現出煤煙和機動車尾氣複合汙染的特點,直接影響居民健康。
北京、天津、上海等15個城市大氣細顆粒物(PM2.5)源解析工作結果顯示,本地排放源中移動源對細顆粒物濃度的貢獻範圍為13.5%至41%。
2016年,全國機動車排放汙染物初步核算為4472.5萬噸,比2015年削減1.3%。其中,一氧化碳(CO)3419.3萬噸,碳氫化合物(HC)422萬噸,氮氧化物(NOx)577.8萬噸,顆粒物(PM)53.4萬噸。
有專家表示,汽車是機動車排放汙染物排放總量的主要貢獻者,其排放的CO和HC超過80%,NOx和PM超過90%。其中,保有量佔比僅12.8%的國二及以前汽車,其排放的CO、HC、NOx、PM排放佔比分別達到60.7%、60.6%、43.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