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來源:City Parrots
《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之一,對從古到今的軍事學發展影響深遠。可你一定想不到,在時隔了近2500年後,臺北市立動物園內負責照顧鸚鵡的飼養員,竟然也能運用兵書中的巧妙技法,幫助命運坎坷的「雨傘巴丹鸚鵡」及「亞馬遜鸚鵡」等弱勢個體,成功融入群體之中,展開快樂新生活。
「小葵花」芳齡36歲,是臺北市立動物園參與林務局野生動物救傷收容計畫,早期就收容入園的雨傘巴丹鸚鵡。「小葵花」似乎保留了對飼養者過度的依賴與期待,每當它覺得受到冷落時,就會開始出現咬掉自己胸前及背後羽毛的「自殘」行為。
為了幫助它重新找回健康鸚鵡該有的生活模式,飼養員開始使用「欲擒故縱」大法。先用逐步「疏離」的策略——方法是飼養員故意越走越遠,再呼叫「小葵花」靠近,達成指令後,輕拍它一下表示獎勵。一段時間之後,「小葵花」便察覺它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比例,配合的意願就大幅降低了。漸漸地,當飼養員再主動呼喚它時,它也不予理會。
當「小葵花」自行斷絕了對飼養者(人類)過度依賴的關係之後,飼養員發現它開始結交其他鸚鵡朋友。而當「小葵花」的生命裡,多了同居的鸚鵡朋友們的「友情」支持和關懷後,它長期「自殘」的異常舉動,竟然也就不藥而愈了!
鸚鵡是高度社會化且智商高的動物,它們都有自己的個性和嗜好,也像人類一樣喜歡湊在一起搞小團體。另一個社交個案是,飼養員為了讓年方3歲的雌性黃頸亞馬遜鸚鵡「高葳」,不要再一直被室友藍帽亞馬遜鸚鵡「翡翠」和「吉祥」聯手欺負和排擠,於是對「翡翠」和「吉祥」使出了離間的策略。方法是刻意給這對閨蜜「同工不同酬」的獎勵(食物),讓它們各自心生暗鬼、互相產生嫌隙,沒多久飼養員便觀察到它們會私下主動和「高葳」示好,久而久之彼此也就相處融洽了!
鸚鵡是智商高、壽命長、活動力高、破壞力強的鳥類,例如金剛鸚鵡的壽命平均可達50-60歲以上。它們心思細膩並且感情豐富,一旦被飼主棄養之後,通常很難擺脫低迷沮喪的情緒。
所以在此要奉勸想要飼養鸚鵡的朋友們,請先評估居住環境是否有適合鸚鵡的活動空間,能否忍受鸚鵡的大嗓門、個性固執、咬壞家具等行為,是否能數十年如一日地照顧牠們?只要有一絲絲的沒把握、不確定,就請不要貿然地購買鸚鵡帶回家喲!
自己選的葵花,跪著也要養完……
朋友,你見過兩條腿的大白狗嗎?
賤葵!你再不閉嘴我就要報警啦!
是時候重新認識一下鸚鵡這種生物了
鸚鵡每天在家瘋狂燒開水,主人要崩潰!
這隻雨傘巴丹的年紀……比我爺爺還要高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