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或不爭:街亭古戰場就在那裡
如果百度一下「街亭」二字,你會發現,天水秦安縣已向全世界宣告:縣城東45公裡的隴城鎮就是三國街亭古戰場所在地。
秦安縣隴城鎮修建的街亭。
與天水人的四處宣揚不同,平涼人很少談及古街亭。在莊浪政府網站及百度「莊浪縣」「韓店鎮」詞條中,均未提到三國街亭。而在莊浪縣對外推介的當地旅遊景點中,也沒有看到三國街亭古戰場遺址。
天水秦安的依據是:在隴城鎮的王家川出土了一口「鐵鍋」,上鑄「漢大丞相諸葛武侯制」字樣。同時,在附近還出土了刻有「蜀」字樣的弩機、馬刺、刀、矛、盔甲等兵器。他們從這些遺物考證,出土兵器的地方就是馬謖、王平安營紮寨之地。
關於這一問題,有學者提出了疑問:首先,「鐵鍋」是否就在隴城鎮出土存疑。其次,帶有蜀字的弩機兵器,只能說明蜀軍曾經在此地駐兵或發生過戰事,並不能證明此地就是街亭所在。另外,據史料載,東漢初期的公孫述,也曾自稱蜀王在四川地區割地建國,他的部隊也多次進入隴右地區作戰。憑著一個帶蜀字的弩機,怎麼就能確認一定是三國時期的蜀軍、而不是東漢初期的蜀軍留下來的呢?
追根溯源,街亭之戰究竟發生在何地,陝甘等地一直存在爭議。從隋唐至今,關於街亭的位置大致有九種說法,分別是韓店說、龍山說、隴城說、勉縣說、隴縣說、城固說、南鄭說、西縣說、街子說。不過,隨著國內權威歷史書籍和工具書的定性,韓店說已得到史學界的廣泛認可。如今,除了隴城說,其他地方基本上可以排除。
凡是去過秦安「街亭古戰場」的人都知道,秦安縣在隴城鎮修建了很多與之有關的建築,如「古略陽劇場」(其實就是一個鄉村戲臺子),還在北山平臺上修建了一個亭子,亭子前面立一條石,均寫有「街亭」兩個大字。站在高處眺望,山下是一馬平川的開闊地,寬度約有數裡。試想一下,如果有一支隊伍自東向西開來,完全可以浩浩蕩蕩從中間的開闊地穿過,兩邊的土山上縱使埋伏有千軍萬馬,只要不下山交戰,根本不會對川道裡的軍隊構成任何威脅,因為距離太遠,弩箭射不著,滾木雷石用不上,根本不是一處打阻擊的理想戰場。再者,雖然那場戰事發生在1700多年前,但一兩千年內地形地貌並不會發生巨變,而隴城鎮兩邊的土山並不是很險峻,也沒看到斷崖峭壁,如馬謖果真駐軍在此,前後左右均可突圍,不會因為被斷了水源而困守山頭。
於是,看過隴城鎮地形的人都很困惑:不知道是馬謖白痴,還是天水秦安人想當然了?
從現狀來看,秦安縣在隴城鎮花巨資打造的街亭古戰場旅遊景點,並沒有吸引來多少遊客,去過的人基本上都是歷史控或三國迷,他們抱著探究的心態去尋求歷史真相,隴城鎮所見所聞並不令人信服。
三國街亭古戰場遺址——莊浪縣韓店鎮菜子灣。趙三強 攝
至於韓店鎮的地形地貌是否吻合三國街亭之戰的歷史場景,這張近日拍攝於莊浪縣韓店鎮菜子灣的照片,很直觀且很具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