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丑魚」在瀏覽網頁時,看到了一個這樣的題目「男子水中發現怪魚,居然有這樣神奇的結構,真是聞所未聞」看到這裡,我就點了進去,心想到底又發現什麼新物種了?打開一看,我只想說:「沒文化真可怕,沒來過龍門海洋館,更可怕」
男子學過雜技?為啥這條魚可以掛在手上?是不是有些太神奇了? 的確有些神奇,但是神奇的不是男子本人,而是這條魚的審理結構。大家似乎沒有見過所謂的寄生魚吧? 那麼這條魚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男子將這條魚倒過來就發現了,原來它的腹面有這樣的生理結構。大家可以看得出來這個魚似乎與別的魚兒不一樣。它通體柔軟,像蛇,它腹部的腮卻並不是腮。 據稱,它應該是一條寄生魚。這個結構是它的吸盤,能夠穩穩的吸附在它想要吸附的任何東西之上,吸力十分不錯。 這的確是它們從來沒有見過的魚類。 最後……男子將撲捉到的這一條魚兒放入水中,他說這樣的物種不知道算不算是保護動物,但是他不願意吃掉它。
(圖片來源於洛陽龍門海洋館)
這種魚,雖然非常少見,但也絕不能說聞所未聞,至少在洛陽龍門海洋館就有。所以「小丑魚」說,沒來過洛陽龍門海洋館,太可怕了,你守著一個這麼物種豐富的海底大寶庫,你都不來參觀學習,怎能不讓人嘲笑你孤陋寡聞呢?
有吸盤的一面並不是鮣魚的腹部,而是它的背部。它吸附在其它物體上的時候你看不出來,當它遊動時你就會發現,你以為的腹部其實是魚的背部。
生活在海洋裡的鮣魚,是典型的免費旅行家。它時常附在大鯊魚、海龜、鯨的腹部或船底,週遊四海。到了餌料豐富的地方,鮣魚就會自動離開它「乘坐」的「免費船隻」美餐一頓。然後再尋找一條新的「船」,繼續免費旅行。鮣魚這樣在大海中乘「船」旅行,不僅省力,而且還狐假虎威地免受敵害侵襲,真是一舉兩得的美事。那麼為什麼鮣魚有這麼大本領呢?原來,鮣魚的第一背鰭演變成一個吸盤,它便利用這個吸盤吸附在某一物體上,擠出盤中的水,借大氣和水的壓力,盤就牢固地吸附在該物體的表面上了。據說,有時鮣魚也鑽進旗魚、劍魚、翻車魚等大型硬骨魚的口腔或鰓孔內,這時只好忍耐一下了。鮣魚這種行為不但可以避開敵害的攻擊,而且還 可在「主人」身體內找到一些食物碎片充飢。
想要看一看這種神奇的魚並不難,在洛陽龍門海洋館的珊瑚礁區就有。
了解更多海洋秘密,知道更多趣味知識
看小兔子這麼賣力,快快戳下大拇指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