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餘春:拜年與年味(三則)

2021-02-22 溪流之海洋人生

「給您拜早年」也有著特定的內容,在下捋了捋,請各位看官撥正:

舊時,官府為了確保民間有個安穩的社會環境迎接春節,在臘月裡,要對一些在押的民憤大的囚犯進行處決,展示官府的權威和力量,以起敲山震虎的作用,警告那些遊蕩在社會上企圖作亂的人要安分守己,以達到不戰而屈的目的。

囚犯在被處決前,典獄長要給他備一餐年飯,這時囚犯要感謝典獄長,跪下連聲道:「給您拜早年。」

說的是死者上路前,給在世人的祝福。

在者是,如在臘月裡出現邊關吃緊、年關爆動,以及發生戰亂時,官府要派官兵去平息。出徵前,舉行壯行儀式,官兵們飲酒後會給家鄉父母道聲:「給您拜早年!」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早年」又有了新的說法,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團拜」形式一出現,迅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接納。

顧名思義,團拜會是「團體拜年會」的意思,是一種集體祝賀節日的禮儀形式。在中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通常在農曆正月初一前夕舉行團拜會。團拜會上,領導要向與會者預祝新年好,同時結合本單位或集體的實際情況回憶過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績,明確新的一年的奮鬥方向。團拜會是大家歡聚一堂,互相祝賀的一種會議形式,既體現民族風俗,又益於融洽群體內部關係,進行「團拜」,這樣就算大家都拜過年了。

2021年春節期間,由於新冠疫情的警報還沒有解除,一些企事業單位要求員工就地過春節,並採取了豐富多彩的暖心工程,如慰問,送禮品呀,或舉行小範圍團拜活動等。

團拜中時興「給您拜早年」這種問候形式在民間也流行起來,主要指那些春節不方便見面的人,應在節前拜年,以示尊重。

其他時間的集會不叫團拜會,可以叫慶功會,總結會,聯歡會、聯誼會、茶話會、聚餐會等。

隨著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之間的交流與交往越來越密切,過年的時候人們互相拜年,可用電話、發簡訊,微信、微博、QQ等方式,因為方便快捷被越來越多的人採納。

至於在什麼情況下說「給您拜早年」,那就請客官把握好分寸囉。

相關焦點

  • 寮國年中國味!初一萬象中企齊拜年,原來各行各業都埋伏著中國帥哥靚女
    編者按:今日打開朋友圈,寮國萬象年味十足。
  • 幸福年,幸福味.
    自娛自樂的爺爺我家朵兒呢,正忙著學習,閒暇之餘還做小紅書賺點衣服包包錢,年三十晚還忙著拍產品寫文案。忙碌的朵兒年初二,爺爺奶奶的好朋友美鳳姑媽一家來做客,熱情的美鳳姑媽還帶來一盆漂亮的插花,這盆花造型好,顏色雅。
  • 故鄉的冰糖葫蘆 | 尋 • 年味故事之七
    深夜翻動著朋友圈;看見一篇關於「尋年味」的公眾號,描寫著對年味尋找的記憶。勾起了我對兒時的記憶,依舊還是那麼的深刻,那時候經濟條件還沒有現在的這麼豐富,天氣也特別特別的冷,冷到什麼也不想幹,冷到特別想吃東西,但是也只有這麼冷的時候,才會有一種要過年了的感覺。所以,改一下那句廣告語:「天氣寒冷的時候,和冰糖葫蘆更配哦」。
  • 藏在食物裡的年味
    雖說春節只有「七天樂」,可那年味卻氤氳了整個假期。年瀰漫在煙火氣中,年升騰於飯菜香裡,年靜落在傳統儀禮之中,年也生長在每個中國人的心裡。年味漸淡,但是春節依舊是每個國人心中對團聚最高敬意的情感表達。青白糰子、臘八粥、臘腸臘肉、春卷……這些食物表達著辭舊迎新的使命感,也傳遞著人們對年味的最初印象。蒸籠揭,煙氣升,霧蒙蒙裡鑽出白胖墩。一口糯米馨香,肉汁四濺,上了桌,也就團圓了一家。「菜傳縴手青絲細」,年已至,春不遠,菜葉青汁灑,「白胖子」便有了青團作伴。
  • 小工區,年味濃|春節特輯⑧·工區年味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回家過年是大家一年中最大的期盼和牽掛不論是年夜飯、貼春聯、掛福字還是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看春晚、吃年夜飯濃濃的年味縈繞在每一個國人心間但是春節期間我們每個工區或是值守點都需要留下堅守崗位的人他們雖不能回家過年但在工區年味也不能少貼春聯、貼福字,迎新春接福慶,忙活的不僅僅是增添新春佳節的喜慶氛圍,更是以行動來開啟新年的美好祝願。
  • 雞年大吉,水井坊全澳十店給大家拜年了!
    喜鵲登枝賀佳節,傲雪紅梅把春鬧天涯海角同聚首,團團圓圓皆歡笑臘盡春歸新萬象,紫燕銜泥築家巢
  • 30張年味攝影圖!
    春節想必大家的行程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全家共享豐盛的年夜飯走親戚拜年,看電影,逛花街放煙花點鞭炮,還有元宵燈會等處處掛滿燈籠,紅紅火火、笑語歡聲這些美好的畫滿都是一個被定格的永恆主題今天跟大家分享30張春節攝影美圖助你拍攝出更有年味的照片!
  • 家鄉的年味,城步人感受到了嗎?
    記憶中家鄉的年味淡薄、簡樸,有給人以日子艱難、度日如年的直感。不過不管年代和習俗如何衍變,年、依舊是父老鄉親最眷戀的味道。我的家鄉不算很偏僻,但出行十分不便,所處如同一座孤島,雖然村前村後可望見公路,但看見路行得哭。
  • 年 味 ​▌周撼宇
    我時常困得哈欠連天,眼皮子沉重得直往下掉,坐到椅子上,眼睛閉上了,頭垂下來了,又猛然支起來,使勁甩甩頭,把瞌睡蟲趕走,繼續守歲,不讓「年」這個怪獸靠近。終於到點了,奶奶端過來一碗餛飩,我胡亂吃幾口,倒頭便睡。
  • 盤點亞洲各地拜年習俗:兩顆橘子就可以拜年!
    ,人們會在大年初一帶著兩個橘子作為拜年賀禮,寄寓著「大吉大利」和「好事成雙」,而此時主人也只要簡單回贈兩個柑橘就好,也就是俗稱的「換橘子」。他們還有道特別的年節料理叫「魚生」(Yu Sheng),圓碟子裡裝著鮮魚、酸甜醬料和各種蔬果,在吃的時候必須用筷子高高擧起,這樣來年就可以步步高升,所以每到春節期間,你可能會在新加坡餐廳看見一群人站在椅子上吃飯。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加坡是以「是否結婚」作為派送紅包的資格,同時也沒有在初二回娘家的習俗,因為他們認為在初三拜年不吉利,所以要趕在初二結束向親友的拜年。
  • 大年初一,交通產業集團領導班子帶隊拜年,堅守崗位的公交人過年味滿滿的春節
    大年初一,交通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領導班子率隊赴公交6個首末站開展拜年活動。     辭舊迎新又一年,歡聲笑語更幾春。為增添節日氣氛,增強集體凝聚力,大年初一的早晨,公司為員工準備了熱騰騰的團圓和滿滿的年貨。
  • 頭條 | 泗縣的年味——精神層次的饕餮盛宴!
    幸福的小旱船、飛揚的大綢子,肆意的大秧歌,山頭鎮的歸鄉老闆們自製娛樂工具,帶著媳婦們,給大家拜年啦!人流湧動,鄉親們互相招呼著,朝著一個方向匯集。啥情況!娛樂之餘,不忘精神弘揚。大年初二,泗縣馬場山歌會在朱山腳下、古槐旁成功舉辦。該歌會是我縣鄉村一次規格高、人氣旺、規模大、最接地氣的老百姓歌會!同時,山歌會得到了泗縣文藝界大腕名人鼎力支持,選拔出多名實力唱將。
  • 【年味】年畫話年
    年畫話年金心當新年的腳步日益臨近,辛丑年的鐘聲也即將敲響,在這千裡之外的異鄉小城,我卻格外想念家鄉的春節。兒時,每到大年初一,香案上擺放著色彩絢麗的花饃、爺爺慈祥地微笑、兄弟姐妹歡聚一堂嬉戲玩樂、父母給長輩叩頭拜年……記憶的寶盒掀開,故鄉的新年竟是那般多姿多彩。
  • 《老朋友》給您拜年了!祝您平安喜樂,牛年大吉!
    拜年啦!拜年啦!
  • 年味│排骨燒年糕!初二吃了長高高!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為什麼大年初二要回娘家(手動微笑)月初二謂之「開年」,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帶著三牲、餈粑、煎堆等禮品,走親訪友。韶關沙田一帶殺生雞開年,取生氣十足的意思。正月初二,是女兒女婿回娘家的日子,即是女婿給嶽父母拜年,俗稱「迎婿日」。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
  • 如何「裝」出年味滿滿的中國家?
    親朋好友相聚一堂,滿室歡聲笑語,再加上家居環境的襯託,氣氛對了,年才夠味兒!春節臨近,你想好如何裝點一個年味滿溢的家了嗎?今天,就跟著局長好好學起來這些「簡單易操作」、兼具年味與品位的春節家裝吧!色彩是最好的美容師,家裡只要換上中國年的那一抹喜慶、祥和的紅色,喜氣洋洋的感覺也就蹭蹭蹭往上漲了。
  • 天罡集團牛年新春視頻拜年
    金牛送福辭舊歲,瑞鼠祛疫喜迎春。
  • 不一樣的拜年(作者:餘利群)
    老家有新年上墳拜年的習俗,那是我記憶中最重要的年味之一,從我走一段還需我爸或我哥背一段路時開始,一直保留到今,我想會一直延續至未來的。
  • 城跡|我們走上街頭,探尋武漢年味
    ▏ ▎ ▍還有不到半個月就要過年了。一起走過乘風破浪的2020,這個象徵著辭舊迎新的春節便顯得更加珍貴。長江大橋掛起了一串串喜氣洋洋的紅燈籠,胭脂路上打年貨的老字號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陽臺晾曬乾上又掛滿了醃好的臘肉香腸。武漢這座城市經歷過挫折與坎坷,依然堅持用街頭巷尾的濃鬱年味和無數個溫暖熟悉的瞬間,向牛年say hi。
  • 農村年味變淡,竟是缺了這3件事?為何被叫停?村幹部道出緣由!
    而在農村,過年的講究更多,比如蒸年糕、做醃肉、放鞭炮、初一串門拜年等等,出了十五才算過完了這個年。然而這兩年,很多村民都表示「過年沒意思」、「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這自然是跟農村的經濟發展有很大關係的。但是真正令農村年味變淡的,卻是缺失了這3件事,至於為何會被叫停,村幹部一語道出其中的緣由,一起來看看。放炮每逢臨近年底,村民家家戶戶都會買一兩箱的炮,有鞭炮、二踢腳、禮花炮等各式各樣的,備著在過年的時候用。在農村,過年放炮也是有講究的,一般會在除夕晚飯後、初一的五更飯後、初四晚上、十二晚上、元宵節晚上。